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重慶智慧水務建設不同于其他城市
重慶日報2024-04-11 21:04

▲4月11日,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南坪),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在“數字新重慶智慧新水務”主題演講環(huán)節(jié)作特邀報告。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重慶擁有特殊的山地地形,建設‘智慧水務’不同于其他城市。”4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在圍繞“數字新重慶、智慧新水務”作主題發(fā)言時表示。

▲4月11日,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南坪),“數字新重慶、智慧新水務”主題演講舉行。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當前城市水污染系統整治存在輕規(guī)劃、重項目,輕溯源、重工程的問題,導致基建投資重復,資源浪費嚴重。”任南琪指出,改善水系統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數字化的頂層設計,包括底層數據的獲取、中間支撐層的架構以及頂端應用層的構建。
“現在不少城市數字化建設卓有成效,但從數字化到智慧化還有很長的距離,現在我們講的‘智慧水務’要避免分散、碎片化的數字化,通過科學手段解決城市水系統循環(huán)的問題。”任南琪表示。
“我去到很多城市和企業(yè),屏幕很漂亮,但后臺數據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任南琪指出,大數據是“智慧水務”建設的基礎,需要從基層扎扎實實進行數據采集與感知,不是追求數字好看。

▲4月11日,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南坪),與會人員在“數字新重慶、智慧新水務”主題演講環(huán)節(jié)認真聆聽嘉賓發(fā)言。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重慶擁有特殊的山地地形,建設‘智慧水務’不同于其他城市。”任南琪建議,重慶可以構建供水、排水到收納水體統籌處理的循環(huán)系統,管理過程中明晰主體責任,遇到有降雨時就地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
據介紹,目前中心城區(qū)的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共計323臺在線監(jiān)測設備接入了智慧城市運營管理系統。預計到2025年,我市智能水廠、智能污水處理廠覆蓋率不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