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始終秉承“用精品工程為人類繪制石化宏偉藍圖”的使命,先后完成了2800多套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裝置的設計建設,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工程業(yè)績。先后榮獲國家級優(yōu)秀設計獎50項、優(yōu)質工程獎14項、優(yōu)秀工程總承包獎19項,兩次榮獲在國際工程咨詢界享有盛譽的“菲迪克”獎。
SEI始終致力于技術創(chuàng)新和先進煉化技術的工程轉化,已經掌握了具有國際水平的大煉油、大乙烯、大芳烴以及天然氣凈化、液化與儲運的工藝和工程技術,成功實現了煤直接液化、煤制烯烴、高含硫天然氣凈化、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技術的工業(yè)應用,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油化工主體技術。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75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11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油化工成套技術51項、有效專利700余項、專有技術200余項。
SEI在全國勘察設計企業(yè)、工程總承包企業(yè)百強排名中多次排名第一,在國際權威的《工程新聞記錄》(ENR)和《建筑時報》聯(lián)合推出的“中國工程設計企業(yè)60強”排名中,SEI連續(xù)六年蟬聯(lián)榜首。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SEI將竭誠以優(yōu)質、有溫度的服務為境內外用戶增值,實現SEI與用戶共成長!
讓我們,一起,做更好的!
發(fā)展歷程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SEI)是原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SEI)、中國石化北京設計院(BDI)、中國石化北京石化工程公司(BPEC)改革重組而成,隸屬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64年來,公司設計、建設各類石化裝置及配套工程上千套,從蹣跚起步到展望世界,其發(fā)展壯大經歷了四個不平凡階段:
第一階段,1953-1983年,逐步實現工程設計現代化。
第二階段,1984-1998年,向國際型工程公司目標邁進。
第三階段,1999-2001年,實現強強聯(lián)合。
第四階段,2002年至今,全面進入國際工程公司百強行列。
第一階段,1953-1983年,逐步實現工程設計現代化。
原BDI和BPEC分別是1953年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煉油專業(yè)、化工專業(yè)設計院。 在煉油方面,五十年代,BDI不畏國外反華勢力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克服困難,自力更生,負責了大連、錦西、上海高橋、錦州、撫順、蘭州煉油廠等一批老廠恢復、擴建工程的設計。六十年代初,面對外國在石油產品上對中國實行封鎖的嚴竣形勢,全面承擔了大慶煉油廠的設計任務,參加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慶油田會戰(zhàn)。完成了錦西石油五廠和南京煉油廠的設計工程。從此,BDI把目光緊緊瞄準世界先進水平,認真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同有關部門共同進行科技攻關和設計,完成了當時具有世界水平的流化催化裂化、鉑重整、延遲焦化、尿素脫蠟、新型催化劑及添加劑等被稱為"五朵金花"的現代化煉油裝置,并配套、定型、建設了若干座年加工原油二百五十萬噸以上的煉油廠,為提前實現我國石油產品"三年過關、五年立足國內"的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我國煉油技術上的第一次飛躍。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十多年間,BDI面臨極大的困難,在動蕩中跋涉,艱苦奮進,從未停止過工程設計和技術攻關工作,先后完成了東方紅煉油廠、勝利煉油廠、荊門煉油廠、武漢石油化工廠等大型煉油廠的設計,完成了我國援建的烽火煉油廠和阿爾巴尼亞煉油廠的工程設計,與有關單位協(xié)作,研究和開發(fā)了多金屬重整、分子篩提升管催化裂化等現代煉油新技術,使我國煉油工業(yè)趕上世界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在化工及石油石化方面,五十年代,BPEC奮發(fā)圖強、艱苦努力,為新中國國民經濟恢復,進行了新廠設計和老廠改擴建等重要工作。完成了大連化工廠合成氨生產和永利寧廠及我國第一座以焦碳為原料的大型氮肥廠――四川化工廠的恢復和擴建的工程設計建設。在基本化學工業(yè)方面,完成了大連、永利塘沽、四川鴻鎮(zhèn)純堿工程設計;開展了株州、衢州、吉林、福州、廣州和北二化的氯堿及硫酸工程設計。有機化工方面,開始了染料、農藥、已內酰胺、氯丁橡膠及以電石乙炔為原料的醋酸工程設計。在參與我國東北吉林、華北太原和西北蘭州"三大化工基地"的建設中,BPEC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力量,從翻譯全部設計文件和圖紙到分赴現場配合外國專家工作,承擔了101、201、304、102、202、302和103等工程的配套項目設計工作。1960年,外國專家撤走后,這些工程均由BPEC自行完成設計和建設。 1958年,BPEC遵照中央的要求,編制了三套定型設計,即年產5萬噸合成氨、年產0.75-1.5萬噸電解燒堿和年產0.6萬噸聚氯乙烯裝置,供各地因地制宜采用,為自力更生發(fā)展我國的化肥和氯堿工業(yè)作出了貢獻。進入60年代,BPEC開拓進取,開發(fā)設計了吉林四平聯(lián)合化工廠的我國第一套年產0.1萬噸維尼綸生產裝置,人民日報還專門發(fā)表了評論。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與有關單位協(xié)作開發(fā)、設計了燕化年產1.5萬噸順丁橡膠生產裝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聚氯乙烯技術方面,與有關研究院合作,開發(fā)、設計了4項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援阿、援越,對埃及、阿富汗、緬甸也做出了突出貢獻。七十年代,BPEC從規(guī)劃、總體設計、技術引進談判到參加施工建設,全面承擔了我國第一個特大型石化聯(lián)合企業(yè)――燕山石化公司的設計任務,并參與和配套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年產30萬噸乙烯以及聚丙烯、聚酯、苯乙烯、聚苯乙烯等裝置。
第二階段,1984-1998年,向國際型工程公司目標邁進。
1983年,原BDI和BPEC分別成為中國石化總公司的直屬單位。八十年代,BDI努力拼搏,為總公司"三二九"目標的實現和我國煉油技術的第二次飛躍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大力推進技術進步,先后與兄弟單位合作,研究開發(fā)了常減壓裝置節(jié)能技術、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預混合提升管、帶外循環(huán)管的燒焦罐式高效再生技術、MTBE合成系列新技術、煙氣輪機系列技術及取得電液控制滑閥等一系列科技成果。進入90年代,BDI積極推進兩個根本性轉變,狠抓消除"瓶頸"工作,在設計工作中加大技術含量。其中福建煉化的改擴建工程,成為消除瓶頸的樣板工程,并獲得"全國最佳工程設計特獎"。1996年通過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1997年獲得英國皇冠UKAS證書。 1993年起,BDI先后承擔了廣州芳烴抽提裝置、天津100萬噸/年延遲焦化和40萬噸/年汽柴油加氫裝置和聚酯芳烴聯(lián)合裝置的工程總承包任務,實現進度、費用、質量三大控制。與兄弟單位合作和自行開發(fā),完成了總公司"十條龍"攻關項目催化裂解技術、100萬噸/年中壓加氫改質技術、移動床催化重整技術攻關 ,使絕大部分煉油工藝技術實現了國產化。 80年代至90年代, BPEC全體職工團結奮戰(zhàn),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實踐,已成為初具規(guī)模的、與國際接軌的石化工程公司。 1984年,BPEC成為國家批準的12個總承包試點單位之一,開始組建以設計為主體的、實行工程總承包的工程公司。從此,他們進一步加大內部管理和項目管理力度,大力推行工程建設總承包體制,承接了燕化公司"雙苯工程"的總承包任務,取得了成功。又陸續(xù)承攬了金陵石化公司的苯酐、增塑劑、不飽和樹酯等一批總承包任務。與此同時,BPEC組建了中國石化第一家甲級監(jiān)理公司,先后承攬了廣東惠陽熊貓汽車公司、湖北神龍汽車公司、廣東享聯(lián)食品有限公司和廣州乙烯工程等大型建設工程的監(jiān)理任務,不斷探索和積累了工程施工管理經驗。 九十年代BPEC又承擔了我國第一套30萬噸乙烯的改造項目――燕山乙烯30萬噸改造成45萬噸、完成齊魯30萬噸改造成45萬噸,大慶30萬噸改造成48萬噸,完成了茂名30萬噸乙烯工程總體設計和乙烯等六套裝置的設計。自行開發(fā)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年產2.5萬、3萬、4萬、6萬、10萬噸乙烯的系列乙烯裂解爐――北方爐,并六次獲獎;承擔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國產化聚丙烯――大連年產4萬噸聚丙烯裝置,并又先后承擔和完成了長嶺、九江、福建、武漢、荊門等五套七萬噸聚丙烯裝置的總承包。研制設計我國第一套5萬噸/年C5分離示范裝置。1995年取得中國石化第一家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1985年,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為加強對工程建設市場的協(xié)調管理,成立了原SEI,歸口組織國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業(yè)務。并承擔完成了科威特煉廠的維修等工程,在國際石化工程建設市場上打開了局面,成為世界上最大的225家工程公司之一。
第三階段,1999-2001年,實現強強聯(lián)合。
為應對國際、國內的激烈競爭,適應我國加入WTO,根據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的決定,1999年7月,重組新的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SEI的基本發(fā)展思路簡要概括為: 一個發(fā)展目標:堅持"創(chuàng)新、優(yōu)化,開拓,競爭、規(guī)范"的工作總方針,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增強競爭實力,建設以設計為主體的全功能、實體性、國際型工程公司。
第四階段,2002年至今,全面進入國際工程公司百強行列,向世界一流工程公司邁進。
自2002年起,公司的發(fā)展速度明顯加快,公司"十五"計劃確定的各項主要生產經營指標提前全面實現,累計實現營業(yè)收入97.16億元,實現利潤6.32億元。“十一五”期間,公司繼續(xù)保持高增長。 以設計為主體的工程總承包和PMC 項目管理方式已經成為公司經營的主要組成部分?偝邪鼧I(yè)務形式多樣,既有EPC承包,也有EP承包;既有SEI獨立承包,也有與國際工程公司的合作承包;既有石油化工項目的總承包,也有環(huán)保、煤液化項目的總承包。“十一五”期間,公司的營業(yè)收入、利潤總額等生產經營指標均實現了量的跨越,年營業(yè)收入突破百億、利潤總額突破十億,超額完成了《“十一五”規(guī)劃》指標。2006-2010年,公司累計實現營業(yè)收入 520 億元,利潤總額 44.6 億元。通過做強做大具有計劃、控制、協(xié)調職能的項目執(zhí)行中心,進一步完善了以項目執(zhí)行中心為縱向,以各專業(yè)室為橫向的公司矩陣式項目管理體系,在確保完成繁重的生產任務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積極參與集團公司"十條龍"攻關項目、重大技術儲備及工業(yè)轉化項目的科研開發(fā),培養(yǎng)和造就了一支結構合理、富有朝氣的科研開發(fā)隊伍,具備了完成新型千萬噸級煉廠、百萬噸級乙烯技術的國產化研究的技術實力。 公司在連續(xù)10年通過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基礎上,又于2005年建立了HSE健康安全環(huán)保標準體系并通過了體系認證,體現了公司大力推行國際流行的管理模式和"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管理理念。 2010年SEI對質量管理體系和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及環(huán)境管理體系進行了整合,建立了一體化的QHSE管理體系。2011年4月,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對SEI的QHSE管理體系進行了認證審核,并簽發(fā)了質量(ISO 9001)、職業(yè)健康安全(OHSAS 18001)和環(huán)境管理體系(ISO 14001)認證證書。SEI成為國內勘察設計行業(yè)僅有的幾家由國際知名認證機構直接頒發(fā)證書的單位之一,也是中國石化煉化工程板塊第一家獲此認證的公司。這是我們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實現國際化經營的新起點,標志著公司開始由“中國質量標桿”向“世界質量標桿”的跨越。公司建立了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平臺體系和集成應用系統(tǒng),國際工程公司通用的PDS/PDMS、SP3D、MARIAN等工程軟件均得到二次開發(fā)和深化應用。 人力資源開發(fā)工作不斷引入新機制,建立了人力資源分級管理體系和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為不同類型的員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發(fā)展空間。公司實施了設計、采購和施工分包管理模式,與相關單位形成了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依據工程業(yè)績和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工程建設公司在美國《工程新聞紀錄》(ENR)公布的國際工程設計公司150強排名中呈快速上升趨勢,2007年列第36位。
2012年,SEI提出了“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工程公司”的宏偉目標,相信在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必將獲得更大的飛躍,為石化行業(yè)和人類能源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領導致辭
七十載砥礪奮進鑄輝煌,新時代矢志追夢向未來。
作為一家與共和國同步成長的工程設計企業(yè),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SEI)走過了70年的發(fā)展歷程。70年來,一代代SEI人用奮斗和實干詮釋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的擔當,引領創(chuàng)建了我國石化行業(yè)工程標準體系,高質量完成3000余套關系國計民生的能源化工裝置的設計建設;創(chuàng)新建立了我國石化工業(yè)工藝和工程技術體系,實現了千萬噸煉油、百萬噸芳烴工程成套技術與百萬噸乙烯工程主體技術完全自主;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高質量完成數十座大型煉油化工裝置的設計和建設,用一座座精品工程打造了煉化工程技術國家新名片。經過70年的發(fā)展,SEI實現了行業(yè)引領,樹立了卓越品牌,成為我國石化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的堅實依靠力量和工程建設的堅強保障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新機遇新發(fā)展。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始終將自身的發(fā)展熔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落實在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卓越石化工程力量的實際行動之中,全力打造"最強工程",聚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系統(tǒng)研究多能耦合體系下煉化短流程再造,積極探索"存量降碳、增量低碳"發(fā)展路徑,為石化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創(chuàng)新智慧和工程支撐,朝著建設基業(yè)長青的世界領先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目標團結奮斗、追夢前行。
我們愿與國內外客戶和各界朋友攜手并進,以更加優(yōu)質、更有溫度的服務,竭誠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持續(xù)構建相融相長、共生共贏的產業(yè)生態(tài),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管理團隊
吳德飛 | 公司執(zhí)行董事、黨委書記 |
趙向東 | 公司副總經理 |
賈益群 | 公司黨委委員、總會計師 |
周予川 | 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監(jiān)事 |
范傳宏 | 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馮永生 | 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尉雷 | 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劉潔 | 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秦永強 | 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董汪平 | 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