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16個設區(qū)市的城市建成區(qū),黑臭水體已經100%完成整治,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黑臭水體底數尚不明確。日前,山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印發(fā)《山東省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試點工作方案》,以威海和濱州為試點,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為下一步全省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和監(jiān)管工作打好基礎。
排查范圍包括威海市和濱州市域內所有行政村,含新型農村社區(qū)、涉農街道下屬村莊(不包括城市建成區(qū)范圍內的城中村)。排查內容包括農村黑臭水體基本信息、形成黑臭水體的主要污染原因、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現狀。
排查采用遙感識別和現場調查同步推進的方式。通過遙感識別,對試點范圍內的農村黑臭水體進行初步識別,形成試點市農村黑臭水體疑似清單。同時發(fā)揮村民委員會的作用,由其對本行政村內的黑臭水體進行初步排查,形成初步排查清單。試點市負責組織開展現場復核工作,將省級確定的農村黑臭水體疑似清單與初步排查清單進行比對,刪除增補。
試點工作于7月上旬結束。通過開展試點,確定全省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識別標準,編制全省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方案,確定排查工作所需遙感識別技術參數及監(jiān)管平臺功能。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曉婉 報道)
已群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