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里建污水處理站 中聯(lián)環(huán)生發(fā)“葡萄串”效應
處理后的清水通過林間草地溪流進入濕地和水系,成為賓館、社區(qū)、學校和企業(yè)附近一道風景
□本報記者丁南
憑闌自愛秋容淡,閑數(shù)殘荷幾朵花。處暑過后的廈門五緣灣濕地公園,迷宮式的棧橋外天藍水碧,三三兩兩的游客正悠閑地賞荷戲水。這不是普通的休閑景區(qū),而是中聯(lián)環(huán)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污染治理“作品”。
占地85公頃的五緣灣濕地公園,是廈門最大的濕地生態(tài)園區(qū),近年來因周邊方圓幾公里未拆遷村莊的排污,導致水體一天天惡化。按照原定規(guī)劃,若要保證公園無臭味,需要每天補充至少4000立方米的原水,這讓本身就缺水的廈門陷入兩難境地。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2015年底,與濕地公園周邊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中聯(lián)環(huán)污水處理站投入使用。這個17,000噸/天的生態(tài)水處理設施,實現(xiàn)了再生水的就地回用,不僅解決了五緣灣水系的“補水”難題,也讓昔日水體惡臭的濕地公園重煥生機。
在廈門集美區(qū)中航城,一座掩映在綠樹花叢中的新型污水處理站與小區(qū)比肩而鄰,“中聯(lián)環(huán)海綿城市王浩院士工作站”的牌匾熠熠生輝。污水處理站二層小樓前的木質(zhì)平臺上,放著一把太陽傘和一張咖啡桌,沒有機器的轟鳴,沒有異味的空氣,儼然就是一座休閑場所。
污水站為何聞不到異味,聽不到噪音,看不到污泥?這得益于中聯(lián)環(huán)公司獨創(chuàng)的分布式埋地組合生態(tài)系列技術,將污水處理站全部建在城市、小區(qū)公園或綠化地下面,地面部分只是配套一幢別墅式的小樓,不但不占地而且不破壞地面植被和景觀。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趙德潤說,“廈門水污染治理既有集中式老辦法,又有分布式新思路。最近我在廈門看到一個個花園式分布污水處理站,綠樹成蔭,空氣清新,處理后的清水通過林間草地的溪流進入濕地和水系,成為賓館、社區(qū)、學校和企業(yè)附近的一道風景。”
對此,福建省環(huán)保志愿者協(xié)會原常務副會長蔡明森也是感觸頗深,“源頭截污、就地處理、搞活水體、生態(tài)修復,它們零距離、零占地、零排放、零污染、零轉(zhuǎn)輸?shù)奶攸c,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廈門杏林灣流域面積209平方公里,流域內(nèi)集美新城人口達79萬,有商業(yè)區(qū)、住宅區(qū)、工廠、學校、醫(yī)院、城中村等。在新城規(guī)劃中,采用中聯(lián)環(huán)的分布式埋地組合生態(tài)系列技術,同步建設了13座“分布式生態(tài)型水處理站”,分門別類收集各種污水,有針對性地下藥方子,做到污水就近收集、就近處理、就近回用,最終成為治理杏林灣水環(huán)境的利器。
據(jù)中聯(lián)環(huán)公司總裁辦主任朱仕聰介紹,廈門集美新城核心區(qū)污水再生處理項目日處理污水11,000噸,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集美新城軟件園三期污水處理項目日處理污水16,000噸,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集美新城九天湖污水再生處理項目日處理污水15,000噸,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廈門新站片區(qū)污水再生處理項目日處理污水15,000噸,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此外,這種新型的污水再生處理系統(tǒng)還延伸到廈門灌口三南路、后溪工業(yè)園等,就像“葡萄串”連成一線。
中聯(lián)環(huán)董事長俞義泉則表示,中聯(lián)環(huán)的“葡萄串”,也是廈門市委、市政府創(chuàng)新機制,推進島內(nèi)外污水再生處理的一個重大布局。中聯(lián)環(huán)建設的每一個污水再生處理站,都是藤系上的一個晶瑩透亮的葡萄,讓處理后的尾水就近消化,用于城市雜用水及水體補充。這種創(chuàng)新模式節(jié)省了傳統(tǒng)模式需要建設的幾百公里市政干管、十幾座轉(zhuǎn)輸泵站,而且保障了整個流域環(huán)境,扮靚了廈門生態(tài)水系。
五緣灣濕地公園再生水處理工程
2016-07-27 瀏覽數(shù):523次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66-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26-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40-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70-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82-4.jpg)
濱水西岸再生水處理工程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52-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33-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29-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42-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53-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68-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95-4.jpg)
集美新城核心區(qū)再生水處理工程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20-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34-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88-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79-4.jpg)
![](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10/08/18-47-02-53-4.jpg)
灌口風景湖再生水工程
廈門大學校本部污水及再生水處理工程
處理站總圖
處理站總圖
處理站總圖
再生景觀水
再生景觀水
領導參觀再生水景觀工程
領導參觀再生水景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