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君深度解析紫外線消毒市場狀況和國標修訂
時間:2017-01-19
來源:中國水網(wǎng)
作者:李姝樂
2016年12月13日,全國紫外線消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二界委員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會上宣貫了《GB/T32091-2015紫外線水消毒設備紫外線劑量測試方法》和《GB/T32092-2015 紫外線消毒技術術語》兩項新國家標準,并宣布國家標準《城市給排水紫外線消毒設備(GB/T19837-2005)》成立修訂編制組。對此,中國水網(wǎng)近日對國家紫外線消毒標準化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劉文君進行了專訪,劉文君教授從紫外線消毒技術的應用、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剖析了此次國標修訂的原因。
![1484815645230528.jpg 1484815645230528.jpg](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01/25/13-02-59-95-4.jpg)
紫外線消毒方興未艾 污水處理廠應用超過50%
紫外線是一種低能量的電磁輻射。一定波長范圍內的紫外光會破壞水中微生物的遺傳物質的結構,導致微生物無法繁殖,從而喪失致病能力,實現(xiàn)對水消毒的目的。盡管在國際上紫外線消毒技術從20世紀初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紫外線消毒技術卻正處于方興未艾的時期。
據(jù)劉文君教授介紹,在水與污水的消毒過程中,最應該關注的有三點:一是保證處理后的水質的安全性,即保證水中微生物被有效的去除;二是保證消毒過程中的副產(chǎn)物要少;三是保證消毒系統(tǒng)本身的安全性。而紫外線作為廣譜殺菌射線,在足夠的照射劑量下,能殺死一切微生物,而且殺菌速度快。同時,紫外線消毒屬于物理作用,不產(chǎn)生有毒有害物質,不改變水質。最后,紫外線在消毒過程中是通過紫外發(fā)生裝置產(chǎn)生UV-C照射流水實現(xiàn),不使用額外的化學藥物。因此,以上三點使得紫外線消毒技術在給排水中的優(yōu)勢逐漸突顯出來,并且在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
“在2002年以前,我國的污水排放并沒有關于消毒方面的要求,直到2002年底我國頒布的《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首次將微生物指標列為基本控制指標,要求城市污水必須進行消毒”,劉文君教授介紹說,“當然,03年的‘非典’事件對這項標準也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這為紫外線消毒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契機。”同時,劉文君也提到,傳統(tǒng)的氯消毒技術,因為會在水中殘留一定量的余氯,而對河流水體生態(tài)產(chǎn)生影響,因此有所欠缺。“因為很多污水處理廠都是近幾年新建立的,這為紫外消毒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可行性。目前,紫外系統(tǒng)在我國市政污水處理的應用已經(jīng)大規(guī)模展開,使用紫外線消毒技術的污水處理廠超過50%。”
紫外線消毒在當前供水市場全國應用總規(guī)模為300~400萬m3/天
相比污水處理廠,紫外消毒技術在給水廠的應用相對較少,當前全國應用總規(guī)模為300-400萬M3/天,約占總供水量的1.5%-2%。“主要原因是我國的給水廠消毒系統(tǒng)本身就很完善,如果想改變傳統(tǒng)的氯消毒技術,需要重建或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改造,這相比新建的污水廠,難度就要大很多”,劉文君教授說。自從2006年頒發(fā)的《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中將“兩蟲”(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列入水處理消毒目標微生物,紫外線消毒技術就有了優(yōu)勢,因為常規(guī)的化學消毒對“兩蟲”滅活的效果十分有限。同時,因為顧及到液氯消毒法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比如,爆炸和泄漏的風險。“從08年奧運會北京禁止使用液氯消毒開始,不提倡使用液氯消毒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自來水行業(yè)的一個趨勢。”
關于農(nóng)村供水,劉文君介紹,“農(nóng)村供水在以前也沒有要求消毒,而是重點解決‘三高’的問題,即高砷、高氟、苦鹽水。不過由于近幾年國家對水質要求變高,所以在‘十一五’的時候,我們與多個單位合作對農(nóng)村供水消毒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由清華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衛(wèi)生部和中國軍事科學院聯(lián)合進行,每個單位負責一項常用的消毒技術,并進行了很多工程應用試驗。最后結果表明,由清華大學負責的紫外線消毒技術比較適合農(nóng)村水消毒的模式。最主要的原因是使用簡單、對技術能力要求低以及效果穩(wěn)定。
劉文君還提到,中國的水況其實很適合用紫外線消毒,因為中國原水中的氨氮含量很高,而氨氮的存在會對氯消毒有很大的影響。“加氯消毒的時候,氯會在水中形成次氯酸,進而起到消毒的作用。但是當水中存在大量氨氮的時候,原本應該生成的次氯酸則被氯胺代替,于是預期的次氯酸消毒就會變?yōu)槁劝废。雖然氯胺也有消毒效果而且副產(chǎn)物比較少,但是其消毒強度只有次氯酸的千分之一,所以最后消毒的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這可能也是中國自來水微生物學指標不能全面滿足水質標準要求,從而導致不能直接飲用的原因之一。”不過紫外線則不受水中氨氮含量的影響,劉文君說,“北京自來水相對較早的接受了紫外線消毒技術,他們發(fā)現(xiàn),使用紫外線消毒后后,管網(wǎng)中的細菌數(shù)比用氯消毒的時候下降了很多。”因此,除了此次紫外線消毒設備國標的修改,劉文君教授表示,“在《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的修訂中也已經(jīng)添加了紫外線消毒這一項。預計明年會發(fā)布,一些新建的自來水廠都會采用。”
因此,在劉文君看來,紫外線消毒技術在污水與供水行業(yè)中都很有前景。不過關于二次供水,劉文君教授提到,紫外線會分解水中的余氯,導致水質下降,因此,紫外線消毒在二次供水中的應用還有待考究。
紫外消毒設備正常運行者不到1/3 工程和研究問題待解
“從2005年開始實踐至今,隨著紫外技術在污水處理中應用的增加,一些問題開始暴露出來,這也是此次修訂國標的原因”,劉文君說道,“現(xiàn)在雖然污水處理行業(yè)中有一半以上在使用紫外線消毒技術,但其實正常運行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其余的部分,或是為了應付檢查裝裝樣子,或者因為對紫外線技術的認識不夠而不知道該怎么用。比如,提到紫外線消毒,大家可能會關心透光率的問題,就是紫外線可以穿透多深的水。實際上,在計算紫外線有效劑量的時候,透光率已經(jīng)作為因子在計算中扣除了,所以如果有效劑量是正確的,水的透光率并不會產(chǎn)生影響。”劉文君認為,很多人誤以為紫外線消毒其實就是一個“燈管”,使用起來很簡單,但其實紫外線的技術遠要比這個復雜,“有些人甚至認為紫外線燈管是要放在水外面的,這些理解都是錯誤的。”由此可見,如果對紫外線技術的認識不到位,會導致紫外線無法正常工作。
劉文君指出,在使用紫外線消毒技術時,工程中主要遇到的問題可能會包括:一、燈管的選擇和數(shù)量。“因為對紫外線技術的不了解,甲方可能會一味的依賴供貨商,乙方則會追求經(jīng)濟效益,結果大家都不考慮真正需要什么樣的燈管”;二、水質的影響。“水質對紫外線消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之前很少有人會考慮這方面因素”;三、燈管與整流器的匹配問題。“因為缺乏經(jīng)驗,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兩者的匹配與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消毒的效果”;四、設計和參數(shù)設定不合理。“我們在設計第一個反應器的時候,沒有排氣的閥門,因為沒有考慮到會有氣體的存在。通過實踐和經(jīng)驗的累積,之后的反應器就設了排氣閥。”
除了行業(yè)上的問題,專家們可能會遇到學術上的一些問題。“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消毒以后的水應該在哪取樣檢測”,劉文君說。因為紫外線消毒效果短暫,細菌被殺死之后可能還會恢復,所以取樣點與消毒點太遠可能會“冤枉”了企業(yè),但是如果太近,又會影響檢測效果。“另外,消毒以后‘重生’的細菌對水系統(tǒng)的影響是否與之前的一樣,也值得考慮”,劉文君說。這里提到的“對水系統(tǒng)的影響”指的是細菌本身的性質是否因為紫外線消過毒而發(fā)生變化,即同樣數(shù)量的消毒前的細菌和消毒后“重生”的細菌是否會有相同的“破壞力”,不過目前,這個問題在學術上并沒有公認的答案。
除了國內的問題,國際上也遇到了關于紫外線消毒技術的棘手難題。美國專家曾經(jīng)向劉文君教授請教:紫外消毒后到底該用什么方法檢測細菌?“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劉文君說,“傳統(tǒng)檢測細菌的方式是用培養(yǎng)皿,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查菌落的個數(shù),這種方法的實驗周期比較長。目前基因技術發(fā)展較快,細菌數(shù)一般采用檢測DNA的方式,因為氯消毒的時候DNA會被分解,當檢測不出DNA的時候,就可以判斷微生物已經(jīng)被消除。然而,如果使用紫外線消毒,消毒之后,細菌并沒有真正的‘死亡’,DNA還在,只不過不能復制了,所以DNA的方法可能會有問題。目前我們正在研究檢測相關技術問題”
“實踐中的這些問題導致紫外線技術在污水處理中受阻,也反映出老標準不太適合當前的新的情況。所以想通過這次修改國標來解決這幾點問題”,劉文君說,“所以修訂的重點還是在技術參數(shù)和測試方法上,比如燈的壽命、劑量的計算、溫度的影響等都被考慮在內。在修訂啟動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讓一些已經(jīng)使用了紫外線技術的機構總結使用感受和成功與不成功的案例。我們還從美國請來了專家,來問問他們的意見。”
開啟第三方驗證中心 以生物曲線檢驗紫外消毒系統(tǒng)
紫外線消毒跟傳統(tǒng)的消毒處理不一樣,單位是mJ/cm2,所以,想要得知紫外線系統(tǒng)的效率,很難像傳統(tǒng)的消毒技術(單位是mg/L)那么直觀。“想驗證反應器到底有多少劑量,計算很繁瑣。另外,燈的折射和反射等作用也很復雜,所以驗證計算不是很準確”,劉文君教授說道,“這個時候,就需要用生物驗證的方法。”今年6月1日開始施行的《紫外線消毒技術術語》和《紫外線水消毒設備 紫外線劑量測試方法》就是詳細說明了生物驗證的應用方法。驗證候,通過加入定量的細菌,測量出水中細菌的滅活率,從而得出以流量、劑量和透光率為變量的生物曲線,到達計算劑量的目的。
![1484815714943363.png 1484815714943363.png](http://www.caom9.com/file/upload/201701/25/13-02-59-50-4.png)
除了劑量的計算,紫外線消毒系統(tǒng)還有一個核心部分就是其“燈管”的質量。“燈管本身的質量往往容易被忽視,我們自己的實驗室也吃過這個虧,因為實驗效果不理想,原因查找了好幾個月,最后才發(fā)現(xiàn)是紫外線燈管有問題”,劉文君教授說,“因此,有必要引進一個第三方機構,通過生物驗證曲線來檢驗包括紫外線設備在內的整個消毒系統(tǒng)。為了確保公平公正,這個機構必須要是獨立的、與任何一方?jīng)]有利益關系的。開啟第三方驗證中心也是我們近期與國家質檢總局正在做的。”
新型技術興起 LED紫外燈或是未來發(fā)展趨勢
隨著紫外消毒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一些新型紫外技術也慢慢興起。“最近發(fā)展比較快的是LED紫外燈,目前在我國也有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如在青島、馬鞍山和深圳等地,但在水處理中LED UV剛剛開始,如果LED燈可以的話,我們可能會重點發(fā)展這塊領域”,劉文君教授說。相比傳統(tǒng)紫外燈,LED燈的優(yōu)勢是:一、燈的壽命更長。“傳統(tǒng)的紫外燈壽命很短,國標規(guī)定低壓燈是12000小時,中壓燈管是5000小時。因為LED是半導體,所以壽命會更長”;二、燈的波長更多樣化。“傳統(tǒng)的紫外燈放出的波長是254nm,用LED的話,波長會更多”;三、燈的電效率會更高。“現(xiàn)在的紫外燈70%以上的電都用來發(fā)熱而不是變成紫外線,而LED燈的效率會更高。”不過劉文君教授認為,目前LED紫外燈離工程運用還有一小段距離,因為單個LED紫外燈的功率很低,“不過,不可否認的是,LED燈的出路和前景不錯。”
最后,劉文君教授表示,新標準的修訂已經(jīng)正式啟動,在2017年有望正式頒布,“新標準旨在能夠在中國國情下反應國內工程實際的需求,以解決之前遇到的問題。爭取做到有‘先進性、實用性、可行性、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