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中心城區(qū)各污水處理廠簡介 |
||
|
||
廣州市中心城區(qū)有污水處理廠9座。
【大坦沙污水處理廠】
大坦沙污水處理廠是廣州市第一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坐落于廣州西郊大坦沙島,占地面積25公頃,設計總處理能力55萬噸/日,主要處理荔灣區(qū)、越秀區(qū)河涌的合流污水以及白云區(qū)石井河、新市涌和景泰涌的污水,服務面積89.7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42.7萬。該廠分三期建設完成,目前總污水處理能力為55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13座。
一期工程于1978年開工建設,1989年12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采用生物除磷脫氮活性污泥法(簡稱A2/O工藝)。二期工程于1992年開工建設,1996年12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采用A2/O工藝。一、二期挖潛改造工程于2000年1月開工建設,同年10月建成投產(chǎn),增加一、二期處理能力3萬噸/日。三期工程于2002年開工建設,2004年6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22萬噸/日,采用倒置A2/O工藝。
【獵德污水處理廠】
獵德污水處理廠是廣州市第二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位于天河區(qū)獵德村以東、華南大橋珠江北岸,占地面積39公頃,設計總處理能力120萬噸/日,納污范圍覆蓋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區(qū),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統(tǒng)、東濠涌、二沙島及天河區(qū)的一部分,服務面積141.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213萬人。該廠分四期建設完成,目前總污水處理能力為120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6座。
一期工程于1995年開工建設,1999年11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22萬噸/日,采用AB兩段吸附降解生物處理工藝。二期工程于2002年開工建設,2003年10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22萬噸/日,采用UNITANK(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三期工程于2004年開工建設,2006年11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20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四期工程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2010年6月底建成。設計處理能力為56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
【瀝滘污水處理廠】
瀝滘污水處理廠位于廣州市海珠區(qū)南洲路,占地面積14.5公頃,設計總規(guī)模能力50萬噸/日,負責處理海珠區(qū)、長洲島和大學城的污水,服務面積12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35萬人。該廠分兩期建設完成,目前污水處理能力為50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11座。
一期工程于2002年5月開工建設,2004年3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20萬噸/日,采用A2/O工藝。
二期工程于2009年8月開工,2010年6月底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30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
【西朗污水處理廠】
西朗污水處理廠位于荔灣區(qū)芳村西朗,設計總處理能力32萬噸/日,負責處理芳村地區(qū)和海珠區(qū)洪德片區(qū)的生活污水。廠區(qū)總占地面積31.2公頃,一期占地11.3公頃,服務面積54.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59.1萬人。目前污水處理能力為20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6座。
一期工程于2001年12月開工建設,2004年4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處理能力為20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
【大沙地污水處理廠】
大沙地污水處理廠位于黃埔區(qū)文涌船廠以西、黃埔東路以南,規(guī)劃總規(guī)模按45~50萬噸/日設計,負責處理科學城、深涌、烏涌、珠江涌、文涌等流域的污水,服務面積為107平方公里,服務人口66.19萬人。目前污水處理能力為20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2座。
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開工建設,2008年10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污水能力為20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
【龍歸污水處理廠】
龍歸污水處理廠位于白云區(qū)新機場高速公路東側(cè)、白海面北側(cè),總設計規(guī)模為日處理污水14萬噸,負責處理白云區(qū)人和鎮(zhèn)、龍歸鎮(zhèn)和太和鎮(zhèn)西側(cè)的生活污水,服務面積143.7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30萬人。目前污水處理能力為5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2座。
一期工程于2005年9月開工建設,2008年12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5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
【竹料污水處理廠】
竹料污水處理廠位于白云區(qū)龍和南路東側(cè)、白沙水以北,總設計規(guī)模為日處理污水6萬噸,負責處理白云區(qū)鐘落潭鎮(zhèn)、竹料鎮(zhèn)和良田鎮(zhèn)西側(cè)的生活污水,服務面積112.3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4萬人。目前污水處理能力為3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2座。
一期工程于2005年9月開工建設,2008年12月建成投產(chǎn),設計污水處理能力3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
【石井污水處理廠】
石井污水處理廠位于白云區(qū)石井鎮(zhèn)舊廣花路以西,石馬村和大朗村交界處,占地面積21.84公頃,規(guī)劃總處理能力30萬噸/日。服務范圍包括黃石路以北的石井和新市地區(qū)以及流溪河以北神山鎮(zhèn)、江高鎮(zhèn)江高涌以西范圍(包括石井、云新、神山、江高工業(yè)園),總面積159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40.89萬人。目前污水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建成廠外配套提升泵站3座。
一期工程于2008年12月開工建設,2010年6月底建成投產(chǎn),設計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采用改良A2/O工藝。
【京溪地下凈水廠】
京溪地下凈水廠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2010年6月底建成投產(chǎn)。京溪地下凈水處理廠位于沙太北路以東,犀牛南路以北地段,總體布局設計采用MBR工藝全地埋式布置,具有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zhì)良好、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小等特點,有效解決了污水廠建設用地狹小且周邊緊靠居民區(qū)等條件的限制。
京溪地下凈水廠占地面積1.83公頃,設計總處理能力為10萬噸/日。服務范圍包括沙河涌右支流流域、左支流流域、南湖風景區(qū)等,總面積16.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3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