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隨同昆明市副市長王道興檢查調(diào)研滇池底泥疏浚三期工程時了解到,三期工程進行了試運行,目前已正式疏挖,工程預計從滇池中挖出401萬方污泥。和以往不同的是,疏挖起來的污泥直接就甩干、運走,這樣的工藝在全國乃至全球來說,都屬于最大的湖泊治理機械化脫水工程,工程要求今年年底完工。
滇池底泥疏浚三期工程計劃在外海北部疏挖200萬余噸、寶象河河口116萬噸、寶豐灣103萬噸;概算投資55791萬元。
經(jīng)過疏挖,可以去除外海北部、寶豐灣、寶象河河口湖區(qū)及其湖岸周圍地區(qū)的總氮3381噸、總磷1771噸、有機質(zhì)99073噸,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湖泊治理機械化脫水工程,工程要求今年年底完工。
現(xiàn)場直擊
全國最大的機械脫水
水進去 “磚”出來
昨日一大早,記者隨同王道興副市長一行,來到滇池畔的富善村。底泥疏浚三期工程現(xiàn)場,各種機械設備林立,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一邊是黑色的污泥混著滇池水進入池中,經(jīng)過濾、篩、烘、烤一系列工序。另一頭出口,一塊一塊磚頭大小的泥土吐了出來,經(jīng)風一吹,較為堅硬,腳踩也不會變形。
據(jù)介紹,這些底泥都是從八九公里外的寶象河入湖口和寶豐灣等地方,通過四五十厘米的管道,從滇池湖里運送過來的。平均下來,從滇池底部疏挖起100噸的污泥,經(jīng)過甩干后,只有八九噸左右的“磚塊”,剛從水上疏挖起來的污泥,含水量很大,達90%以上,但經(jīng)現(xiàn)場施工后,含水量會降到38%~40%。據(jù)悉,這些污泥經(jīng)過脫水后,會運送至?谛『谑w存泥場安全堆存,用于種樹、綠化等,是非常肥的泥土。該工程共計疏挖401萬方,這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湖泊來說,都是最大的脫水工程。
昆明市副市長王道興在檢查了現(xiàn)場情況后表示,作為滇池的治理項目,工藝和原來的相比,技術上有了改進,但在脫水的過程中,脫出來的水一定要經(jīng)過達標處理,才能排放到滇池中,不能形成新的污染,同時,要求加快工程進度,在今年年底完成底泥的疏浚。
最新進展
?陂l初具規(guī)模
已具備過水條件
現(xiàn)在,滇池的出口主要是?诤,外海的水大多是從海口河排出,而西園隧道主要承擔著草海的排水任務。臨近雨季,?诤拥呐潘闆r如何呢?昨日,記者隨同王道興來到?诤,只見海口河整治工程仍在繼續(xù)當中,?陂l的修建已初具規(guī)模,已具備了過水條件。
據(jù)相關人員介紹,老的?陂l修建于清代光緒年間,閘門漏水,設備老舊,存在隱患。因此從去年起,啟動了新的?陂l建設,從老閘往滇池方向上移四五百米。新建成的?陂l有6個過水孔,采用水下臥倒式閘門,泄洪時會形成美麗的瀑布景觀,過水最大量可以達到140立方米/秒。
王道興檢查后表示,?陂l已具備泄洪能力,工程建設按期完成,但后期收尾工程仍應盡快抓好,做好海口河的整治,確保雨季來臨,做到安全泄洪排洪,充分發(fā)揮海口閘的功能,達到科學調(diào)配水的作用。
底泥疏浚你知道多少?
在滇池中疏挖底泥,其實并不是一件新鮮事。
工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每年下雨都會有大量的污泥沖到滇池中,于是人們通過疏挖的方式,把污染物打撈出來。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滇池先后實施過3次底泥疏浚工程——第一次
1998年,在草海和外海西北部挖了400余萬方的污泥,采用的是自然晾干的方式。
第二次
2009年,疏挖量也達到了400余萬方,當時采用了美國的土工管袋圍堰技術。
這兩次疏挖,都需要很大的場地來進行堆放。
這次疏挖和前兩次不同的是,含水量90%以上的污泥挖出后,經(jīng)過現(xiàn)場施工,含水量會降到38%~40%,可以直接用車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