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現場取樣
堆積在茶山下的污泥
2014年4月8日,隨著安徽寧國市某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施某被臨安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一起涉及浙江、安徽兩省的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案件成功告破。目前,該案批準逮捕3人,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審3人,這也是臨安市公安局破獲首例跨省污染環(huán)境案件。
拖拉機上卸下的黃色污泥
今年2月22日下午兩點半左右,浙江臨安於潛鎮(zhèn)某村村民陳某發(fā)現,一輛大型拖拉機停在村里茶山對面的空地上.四個裝卸工模樣的陌生男子正從拖拉機卸東西,一袋一袋的由編織袋裝著,不知道是什么東西。陳某很好奇,走近一看,袋子里裝的都是黃色的污泥。陳某問那幾個裝卸工,這是哪里裝來的,有沒有毒?幾個裝卸工含糊其辭,說是沒毒。陳某感覺不正常,因為不光是這次,這塊空地上之前已經卸下了好幾批類似的污泥,一堆堆的,總共有二三十噸。陳某立即告知了村里,還告知了臨安市環(huán)境保護局的工作人員。
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后,通過初步的檢測發(fā)現,這些污泥里的銅、鋅、鎳、總鉻的含量均超過國家相關規(guī)定,初步判定為電鍍污泥,系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明確的危險廢物。根據法律規(guī)定,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就屬于嚴重污染環(huán)境犯罪。而現場初步估算,有三十多噸這樣的污泥。
沒有資質,卻承包下了電鍍公司的污泥處理
2月23日接到舉報后,臨安市公安局隨即開展調查。通過詢問那幾個裝卸工,臨安警方了解到,這些污泥都是從安徽寧國某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運過來的,而叫他們裝運的是一個姓金的臨安人。
根據線索,臨安警方傳喚了金某。52歲的金某,2006年注冊成立浙江臨安某環(huán)保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污水處理業(yè)務,但沒有電鍍污泥處置資質。據金某交代,去年9月份金某承包下了寧國市某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的污水、污泥的處理業(yè)務。當時金某雇用了兩個工人,一個負責控制水表,處理污水,另外一個負責清理污水池里的污泥,裝袋堆放。其時,金某的公司因沒有按時年審,2012年已經被工商部門注銷了,但他還是包攬下了這家電鍍公司的污水、污泥的處置業(yè)務。
為非法獲利,將污泥堆放在野外
今年1月,堆放在倉庫里的污泥越來越多。金某知道,按照國家規(guī)定,這些電鍍污泥必須要到有資質的公司才能處置。但是把這些污泥運到有資質的公司處置需要一大筆費用,刨去這些處置費用的話,自己就沒什么賺頭。
“怎么少花錢就把這些污泥處理掉呢?”金某想到把污泥運到臨安的磚瓦廠里制磚。隨后金某通過朋友找到了於潛鎮(zhèn)的褚某,讓他雇人把污泥運到附近磚瓦廠里去作為燒磚原料。諸某帶著污泥樣品找到一家磚瓦廠,但磚瓦廠老板看了污泥之后,認為不適合燒磚拒絕掉了。
“人家拒收,怎么辦?”正在褚某為難之時,忽然看到磚瓦廠邊上茶山對面有片空地。“要不先堆放在那里再說”打定好主意,褚某把這一情況告訴了金某,金某也沒說什么。
隨后,從2014年1月到案發(fā),金某讓褚某雇人運了四次,傾倒到於潛鎮(zhèn)某村茶山對面的空地上,期間共傾倒了37.76噸。因金某等人的行為涉嫌污染環(huán)境,2月24日臨安警方即對涉案的金某、褚某等6人采取強制措施(目前3人已批準逮捕,3人被取保候審)。4月8日,在安徽寧國警方的協助下,該電鍍公司生產負責人施某也被依法刑事拘留。
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浙江臨安破獲首例跨省污染環(huán)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