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六停一沖
2013-10-23 14:45:44來源 中國證券網 | 作者
東平
10月21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發(fā)布。其中,當啟動空氣污染一級預警時,將實施“停產、停工、停放、停燒、停車、停課和沖洗道路”等“六停一沖”措施。輿論普遍將此極端措施視為應對重污染天氣時的“必要且略顯無奈”的舉措。
我國首個區(qū)域性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京津冀環(huán)境氣象中心也于10月16日在北京市氣象局掛牌成立,主要負責京津冀及華北區(qū)域環(huán)境氣象預報預警技術研究,制作發(fā)布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光化學煙霧等預報產品,制作發(fā)布重污染天氣、霧、霾、光化學煙霧等預警信息。
“致使霧霾頻發(fā)的因素眾多,多地應對及治理措施應在切實認清造成污染頻發(fā)原因的基礎上,集能源結構調整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等多策并舉,方能一見成效。 ”
周宏春表示,必須要弄清致污根源。首先,霧霾天氣形成的首要原因是氣象條件所致,即氣候本身的內在因素;其次,有霾等污染物存在說明空氣中容納的污染物已經達到了大氣自身可以容納和稀釋的臨界狀態(tài)。
周宏春認為,治理需要集能源結構調整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等多策并舉,方能一見成效。
周宏春表示,一是應急措施要及時到位。當發(fā)生極端霧霾天氣等污染情況時,相關機構和部門要及時預警;二是短期問題要盡快解決。比如汽車尾氣排放、建筑工地揚塵、運土車撒土、露天燒烤、小取暖煤爐等問題都可以在短期解決;三是長期問題要堅持解決。長期看,污染治理還是取決于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調整。比如,從煤炭資源使用過多向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過渡、鼓勵節(jié)能汽車開發(fā)和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