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熊治廷 | 出生日期: | |
聯系電話:13545008333 | E_MAIL:ztxiong@whu.edu.cn | |
研究方向:環(huán)境生物學 | ||
系科: 環(huán)境科學系 | ||
碩/博士生導師: 博士生導師 碩士生導師 | ||
職稱: 教授 | 職級: |
教育與研究經歷 |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生物質資源化學和環(huán)境生物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湖南師范大學生物系本科畢業(yè)。武漢大學生物系植物專業(yè)碩士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重點實驗室博士生畢業(yè),獲博士學位。1993年至今武漢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從事環(huán)境生物學教學與科研。先后兼任武漢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和環(huán)境科學教研室主任。2006年5-7月法國Lille University 1 的 Invited professor。《生態(tài)毒理學報》、《生態(tài)科學進展》和《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5-2007)編委。湖北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市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
研究領域與興趣 |
1)分子環(huán)境生物學:植物抗污染的分子生物學機理。 2)生態(tài)毒理學:重金屬污染物在環(huán)境介質-植物系統中的行為和歸宿;重金屬污染物的毒性效應和機理。 3)污染環(huán)境的生物修復原理與方法。 |
教學情況 |
1)博士生講座:生態(tài)毒理學進展。 2)碩士生課程:生態(tài)毒理學。 3)本科生課程:環(huán)境生物學。 |
承擔項目與課題 |
1)兼性金屬型植物酸性轉化酶基因的變異與功能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2)兼性金屬型植物種子產出的進化生態(tài)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3)重金屬脅迫下金屬型植物根/苗異速生長特性及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4)重金屬脅迫下金屬型植物的資源分配及其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5)高蓄積植物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及其調控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6)萱草屬物種生物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7)獨花蘭瀕危機制和保護對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參加)。 8)重金屬/有機化學物復合污染對植物的聯合效應及其機理(國家教育部骨干教師基金,主持)。 9)超量蓄積植物對土壤銅和鉛污染的修復(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10)多倍化在中華獼猴桃生態(tài)型形成中的作用(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主持)。 11)中部小城鎮(zhèn)飲用水除氟除砷技術研究及設備開發(fā)(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參加) 12)江漢油田開發(fā)建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國家石油天燃氣總公司科技攻關項目,參加) |
代表性成果 |
[1]《環(huán)境生物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合記出版社(臺灣),2008年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年版。
[2] Differential invertase activity and root growth between Cu-tolerant and non-tolerant populations in Kummerowia stipulacea under Cu stress and nutrient deficiency. Environ Exp Bot, 2008, 62: 17–27. (SCI) [3] Phytotoxic Effects of Cu on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Plant Growth in Brassica pekinensis Rupr. Ecotoxicol Environ Saf,2006, 64: 273-280. (SCI, Highlighted Article) [4]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acid invertases genes in roots of metallicolous and non-metallicolous populations of Rumex japonicus under copper stress. Chemosphere, 2011, 84:1432-1439. (SCI) |
獎勵與榮譽 |
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獲1992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年武漢大學首屆有突出貢獻的科研教學骨干教師獎,和1998年武漢大學首屆珞珈青年赤子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