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三年內建47座再生水廠 升級污水補充水資源
昨日,郭公莊水廠,機械加速澄清池正在施工。記者 薛珺 攝
未來三年,北京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7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預計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區(qū)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8%,四環(huán)路以內地區(qū)污水處理率達到100%。
北京市水務局表示,為了不讓新建污水廠臭味擾民,污水處理廠將逐步在處理池上加裝蓋子隔臭。
據(jù)介紹,截止到2012年底,北京已建成大中型污水處理廠41座,中心城區(qū)污水處理率達到96%。然而,即便是這樣,由于污水處理廠無法跟上人口發(fā)展速度,北京仍有大量污水無法得到“清洗”,直接排入河道。
為了緩解這一現(xiàn)狀,未來三年,全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7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
同時2013年到2015年,北京市還將進一步推動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0%以上。其中,中心城區(qū)污水處理率達到98%,四環(huán)路以內地區(qū)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新城達到90%。
全市污泥基本實現(xiàn)無害化處理。清河、壩河、涼水河和通惠河等城區(qū)河道實現(xiàn)不黑、不臭、無垃圾,基本實現(xiàn)水質還清,郊區(qū)河道水質明顯改善。
水務部門介紹,北京市將制定更嚴格的工業(yè)企業(yè)廢水排放標準。加強對化工、制藥、紡織、食品制造、釀造和電鍍等工業(yè)廢水直接向環(huán)境水體排放的監(jiān)管,確保重點污染企業(yè)在“十二五”末達到新的排放標準。限期關停不符合北京市產(chǎn)業(yè)發(fā)展定位的企業(yè),以及排放含重金屬廢水的小型生產(chǎn)企業(yè)。
■ 對話
升級污水處理廠補充水資源
新京報:三年行動后,北京的水環(huán)境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北京市水務局:三年行動方案規(guī)劃了四大跨流域再生水調水工程,每天計劃調100萬立方米的再生水,補充到上游的永定河、清河、壩河、涼水河等河道。現(xiàn)在污染嚴重的城市河道下段的水環(huán)境將大為改善,由劣五類水體逐步改善到不黑、不臭的基本治理目標。
新京報:在三年行動方案中,要將現(xiàn)有20座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成再生水廠,為什么要下大力氣做此事?
北京市水務局:北京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城市,且多年連續(xù)干旱,將現(xiàn)有污水處理廠升級為再生水廠后,進一步提高了出水水質,擴大了再生水的利用范圍,通過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聯(lián)合調度,有效補充北京有限的水資源。
此外,河道缺少基流和天然水體的補充,主要依靠再生水作為補充水源,但現(xiàn)有的污水處理廠出水不能滿足城市環(huán)境用水的水質要求。將現(xiàn)有污水處理廠升級為再生水廠后,提高了補充河道水源的質量,對改善北京河湖水環(huán)境、實現(xiàn)河湖水質達標,將起到?jīng)Q定性作用。
原標題:北京三年內建47座再生水廠 升級污水補充水資源
■ 相關新聞
郭公莊水廠10月底主體完工
承接南水北調來水的郭公莊水廠,將在10月底實現(xiàn)主體結構完工。明年底建成投產(chǎn)后,將日產(chǎn)50萬立方米自來水,可為500萬人提供生活用水。
同時,“南水”進京將替換目前在用的部分地下水源,使地下水得到涵養(yǎng)。而地表水的特點是水的硬度適中,屆時,以南城為主的自來水硬度偏高現(xiàn)象會得到明顯改善。
12個“大碗”為“南水”去臟
昨天,南四環(huán)花鄉(xiāng)橋附近,一個占地24萬平方米的工地正在火熱施工。
一進工地,12個4米多高的圓形大碗首先映入眼簾,大碗有個學名叫機械加速澄清池。“南水”進入郭公莊水廠,經(jīng)過格柵、集水池等設備后,進入12個大碗,再經(jīng)過臭氧和活性炭等深度處理工藝,能解決原水的濁度、有機物、微生物等問題。
之后,水會進入一個能存儲14萬立方米凈水的“水缸”,這個清水池具備調蓄功能,在用水高峰時可以調配,在用水低峰時可以蓄水。而水缸的上面將進行一系列的綠化,從外觀看,更像一個超大的足球場。
“足球場”的東側將建設一條供水管線,一路向北,與南四環(huán)的自來水干線連通,為城區(qū)送水。
根據(jù)水質決定是否用超濾膜
這個工地是郭公莊水廠工程。目前,一期的土建工程已完成了80%左右,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全部土建結構,年底前將陸續(xù)開始安裝設備。屆時,北京日供水能力將增加50萬立方米。
明年9月30日前,“南水”水源輸水管線全部完工。明年底“南水”進京后,全市供水能力將達到368萬立方米。而該水廠遠期規(guī)劃日供水能力,將能達到100萬立方米。
據(jù)介紹,郭公莊水廠將全面采用先進的深度水處理工藝,進一步提升應對原水水質復雜化的能力。
目前,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基本保持在Ⅱ類,但是由于長途輸送,造成“南水”進京后水質存在不確定性。
“如果水源水質較好,那我們就跳過超濾膜和紫外線消毒這兩道環(huán)節(jié)。如果水源水質一般,我們就開啟超濾膜和紫外線消毒的工藝。”市自來水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采用超濾膜處理的自來水,處理成本比一般的自來水要高,因為超濾膜使用壽命一般在八年左右,但建設投資需要2億元。(記者饒沛)
■ 鏈接
污水處理3年計劃
中心城區(qū):完成清河北岸截污干線、東小口溝綜合治理工程;完成清河、酒仙橋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東壩、垡頭、五里坨污水處理廠、豐臺河西再生水廠等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1萬m3/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線86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線35公里。
新城:完成房山城關、大興黃村、平谷洳河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和通州河東、昌平百善再生水廠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萬立方米/日;新建污水管線182公里,再生水管線69公里。
鄉(xiāng)鎮(zhèn):完成房山琉璃河、韓村河、平谷馬坊鎮(zhèn)、馬昌營、東高村再生水廠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萬立方米/日;新建污水管線51公里。
城鄉(xiāng)接合部重點村莊和小區(qū)建設污水處理設施42處,對入河污水簡易處理。
你知道嗎
北京年污水處理量從2000年3.7億m3增至2012年12.6億m3,污水處理率由40%提至83%。
污水處理主要工藝
格柵 污水處理的第一道過濾器,水中的大塊物品(塑料袋、果皮等)會被其中一層一層的齒狀物鉤起,再送到傳送帶上運至垃圾斗;水則通過齒輪的縫隙進入第二道工序。
初次沉淀池 在這個較長的池子,污水會在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里,以“相對靜止”的方式排到曝氣池內。其間,水中的大顆粒污物會自沉至池底,以液態(tài)泥的形式被刮板鏟走。
曝氣池 里面投放有大量活性污泥,污泥中的微生物可通過消耗氧氣“吃掉”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并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池底的曝氣頭可不斷向池內補充空氣,確保池內氧氣量充足。
二次沉淀池 主要沉淀在曝氣池中投入的活性污泥,這個池子中排出的水可以直接排入河道。但如果要再利用,還需要進行臭氧、超濾膜等深度處理工藝。記者 劉春瑞
(來源:新京報)
北京三年內建47座再生水廠 升級污水補充水資源
2013年08月29日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