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興隆水利樞紐船閘10日完成實船試驗,標志著船閘通過了正式通航最重要一環(huán)。
興隆水利樞紐位于湖北潛江市與天門市交界處,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補償工程之一。該工程擬于2013年建成,規(guī)劃灌溉面積327.6萬畝,過船噸位1000噸,年發(fā)電量可達2.25億度。工程建成后,可以抬高漢江水位,改善兩岸灌區(qū)的引水條件,改善大壩上游70多公里險灘密布的航道,滿足南水北調后漢江航運發(fā)展需要。
2013年4月1日,興隆水利樞紐泄水閘下閘蓄水;4月8日,水位上升至35.2米,船閘相繼完成無水調試和有水調試,為興隆樞紐船閘實船試驗作好了前期準備。
4月10日,船閘集控室監(jiān)控系統(tǒng)顯示,閘首和閘室段水位達到29.7米時,船閘下閘首“人”字門緩緩開啟。等候在“人”字門外附近的海事船,以及一艘千噸級駁船等船舶駛入閘室段。7分鐘后,閘室水位由29.7米上升至35.2米,與上閘首水位開始齊平。海事船和駁船列隊穿過上閘首“人”字門,完成船閘實船試驗。
據(jù)了解,總投資84億元人民幣的南水北調中線補償工程,還包括引江濟漢工程、漢江中下游部分閘站改造工程和漢江中下游局部航道整治工程等。
(來源:中新社 2013年4月12日 記者 彭翔鵬 鄭艷霞 曹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