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遲杰
職務:無
職稱:教授
專業(yè):環(huán)境科學
所在系、所:環(huán)境科學系
電子信箱:cjiechi@yahoo.com
主要學歷:博士
主要學術經(jīng)歷:
2000-2001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化學系博士后,從事環(huán)境有機化學方面研究
教育背景:
1999南開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畢業(yè),獲理學博士學位
1989南開大學化學系分析專業(yè)畢業(yè),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6南開大學化學系畢業(yè),獲理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2001至今天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任教
1989-1996南開大學實業(yè)集團公司水處理技術與工程中心,從事重金屬、貴重金屬的回收再利用及有機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 環(huán)境生物修復理論與技術
2. 污染防治原理與技術
3. 污水處理與資源化
4. 污染生態(tài)化學
5. 生態(tài)環(huán)境模擬與預測
主要講授課程:
1. 本科生課程——環(huán)境化學,環(huán)境監(jiān)測,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2. 研究生課程——高等環(huán)境化學,環(huán)境分析化學進展
主要學術兼職:天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科研項目及角色:
1. 《沉水植物對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環(huán)境行為影響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8-2010,負責人。
2. 《富營養(yǎng)化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水/沉積物間遷移行為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7-2009,負責人。
3. 《富營養(yǎng)化對內(nèi)分泌干擾物酞酸酯環(huán)境行為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3-2005,負責人。
4. 《復合污染體系在沉積物/水界面行為及模型研究》,國家教委回國人員啟動基金, 2002年,負責人。
5. 《取代酚類的環(huán)境歸趨模型及其基因毒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研究者。
6. 《樹脂循環(huán)復用法處理含金廢水系統(tǒng)工藝的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主要研究者。
7. 《樹脂法再生儲氫合金材料包覆液工藝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主要研究者。
代表性論著:
1. Chi J. Phthalate Acid Esters in Potamogeton crispus L. from Haihe River, China. Chemosphere. 2009, 77, 48–52.
2. Chi J. Vertical Fluxes and Accumulatio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ediments of Haihe River, Tianjin, China.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9, 82(4): 510-515.
3. Chi J, et al. Influence of nutrient level on biodegradation and bioconcentration of phthalate acid esters in Chlorella vulgaris. Journal of Environ Sci & Health, Part A. 2007, 42(2): 179-183.
4. Chi J, et al. Accumul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 in Chlorella vulgaris.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6, 77: 21-29.
5. Chi J, et al. Photodegradation of pentachlorophenol by sunlight in aquatic surface microlayer. J. Environ. Sci. & Health, Part B. 2004, 39(1): 65-73.
6. Chi J, et al. Reductive characteristic of nitrate by metallic iron. Jou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AQUA, 2004, 53(1): 37-42.
7. Chi J., et al. DEHP Enrichment in the surface microlayer of a small eutrophic lake. Water Research. 2003, 37(19): 4657-4662.
8. Chi J, et al. A multimedia fugacity river model of pentachlorophenol in south drainage canal, China. J. Environ. Sci. & Health, Part A. 2002, 37 (1): 113-125.
9. Jie C, et al.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sation-normal phase-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of chlorophyll a allomers. Rapid Communica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 2002, 16: 473-479.
10. Chi J, et al. Modeling air-water exchange process of pentachlorophenol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Water Quality Research Journal of Canada. 2002, 37 (2): 445-458.
|
遲杰,女,博士研究生學位,天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huán)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經(jīng)歷
2000-2001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化學系博士后,從事環(huán)境有機化學方面研究
教育背景:
1999南開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畢業(yè),獲理學博士學位
1989南開大學化學系分析專業(yè)畢業(yè),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6南開大學化學系畢業(yè),獲理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2001至今天津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任教
1989-1996南開大學實業(yè)集團公司水處理技術與工程中心,從事重金屬、貴重金屬的回收再利用及有機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1. 環(huán)境生物修復理論與技術
2. 污染防治原理與技術
3. 污水處理與資源化
4. 污染生態(tài)化學
5. 生態(tài)環(huán)境模擬與預測
講授課程
1. 本科生課程——環(huán)境化學,環(huán)境監(jiān)測,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2. 研究生課程——高等環(huán)境化學,環(huán)境分析化學進展
科研項目
1. 《沉水植物對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環(huán)境行為影響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8-2010,負責人。
2. 《富營養(yǎng)化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水/沉積物間遷移行為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7-2009,負責人。
3. 《富營養(yǎng)化對內(nèi)分泌干擾物酞酸酯環(huán)境行為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3-2005,負責人。
4. 《復合污染體系在沉積物/水界面行為及模型研究》,國家教委回國人員啟動基金, 2002年,負責人。
5. 《取代酚類的環(huán)境歸趨模型及其基因毒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研究者。
6. 《樹脂循環(huán)復用法處理含金廢水系統(tǒng)工藝的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主要研究者。
7. 《樹脂法再生儲氫合金材料包覆液工藝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主要研究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