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北京市長陳希同有個外號,叫陳喜亭,因為他喜歡叫人在高樓頂上加蓋小亭子。
1986年,陳希同提出了個口號:維護古都風貌。1993年,這個口號變成了奪回古都風貌。
“古都風貌今何在?多是‘豆腐塊’‘麻將牌’,如果再不抓就不行了,新建筑要盡量體現(xiàn)民族傳統(tǒng)和地方特色。”
為了解決“豆腐塊”、“麻將牌”,有關部門特地組織了“建筑頂部設計效果研究小組”。根據(jù)研究,要想體現(xiàn)民族傳統(tǒng)地方特色,高樓頂上就得加蓋小亭子。一時間北京的建筑全部“戴帽子”,比如城鄉(xiāng)貿易中心、婦聯(lián)大樓、交通部大樓、三里河銀行大樓、中糧大廈。
高樓流行戴帽子,街邊商店流行用琉璃瓦頂?shù)拇够ㄩT裝飾門面,所以當時北京流行一句話:舉頭遙望小亭子,低頭又見垂花門。
1989年,北京西站建設工作正式開展,總設計師是朱嘉祿。陳希同要求設計方案必須體現(xiàn)“民族氣息”,朱嘉祿不得不在西站兩側各加了一座鐘樓。陳希同對方案不滿意,朱嘉祿就在樓頂加了個小亭子。陳希同還是不滿意,最后這個亭子變成了一個高達30米,重達1800噸的大屋頂。造價8000萬,占西站總投資的4%。
其實早在北京西站設計之初,建筑大師張開濟就給陳希同寫了封信,勸他放棄小亭子,
“人們普遍認為,小亭子是市長的愛好,有小亭子的設計方案就比較容易得到市長的贊賞”。
后來陳希同住進了蘇式民族風格,大門和圍墻都“戴帽子”的秦城監(jiān)獄,在小戰(zhàn)士陪同下還可以打打網(wǎng)球下下棋,也算是“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了。
陳希同在北京的遺產(chǎn)不只有帽子,北京曾有兩處景點是攝影師跟 Cosplay 愛好者口中的圣地,因為那里非常適合拍出“荒蕪感”的照片,一處是八達嶺高速旁的沃德蘭樂園;一處就是玉泉建材市場后面的世界風情園。
從北京地鐵一號線玉泉路出來,往南走1000米,玉泉建材市場后面,曾經(jīng)有一片荒廢了13年,占地面積680畝的廢墟。這片廢墟上有希臘宮殿、泰國佛塔、江南庭院、歐洲城堡、日式小樓等世界各地建筑,所以叫世界風情園。
1990年陳希同腦袋一拍,就掀起了一場城市人造景觀建設熱潮。世界風情園號稱是北京最大的人造景觀項目,投資預算3個億。96年陳希同因為腐敗問題被查處,這個園子也因為資金問題停工,淪為了爛尾樓。
在這場人造景點大躍進活動中,“明皇蠟像宮”、“老北京”、“世界公園”等40家人造景點陸續(xù)在北京建成,投資額都在一個億以上,全部血本無歸。
其實城市規(guī)劃對于所有的市長來說都是一份沉甸甸考卷,陳希同顯然在考試時犯了審題不清的毛病。
而五月份蔡奇成為新一任的北京市委書記,上任后的首件大事,就是領導“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著名的西單橫二條小吃街就在這個行動中被拆除了。
橫二條小吃街旁有道紅墻,紅墻內就是中南海。橫二條的社區(qū)大媽聊天時最愛說的一句話是,中央的領導都是我們的老街坊。
“老街坊”記掛著北京的胡同,這次拆除橫二條小吃街,也是為了保護緊挨著的橫二條胡同。
跟陳希同拍腦袋搞大躍進不同,圍繞這次的疏解整治運動,相關的調研已經(jīng)進行了三年。
三年前的春天,“老街坊”在北京南鑼鼓巷雨兒胡同考察時說,我對這一帶非常熟悉,小時候就在這附近長大,冬天常常放學后從雨兒胡同去什剎海溜冰。
“老街坊”對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重視由來已久。蔡奇也一定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領導首都綜合治理的不二人選。
蔡奇在進京之前,在杭州做了三年多的市委副書記,搭檔的是杭州人至今還掛在嘴邊的王國平。
01
王國平從2000年到2010年,當了整整十年的杭州市委書記。
王國平任內一共跟四位市長搭檔,先后是仇保興、茅臨生、孫忠煥、蔡奇。除仇保興跟蔡奇外,其余兩位市長幾乎默默無聞,以致于當?shù)赜袀說法:“杭州只有市委書記,沒有市長”,而且仇保興、茅臨生兩任市長,在杭州的任期都不到3年。
仇保興上任杭州市長后的頭功就是保護河坊街。1999年,河坊街拓寬工程啟動,按照規(guī)劃,原本位于杭州歷史文化保護區(qū)的河坊街將徹底消失。杭州市民黃曉杭給杭州市委寫了封信,呼吁保護這條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古街。仇保興見信后批示保護河坊街,這才有了后來為期兩年的河坊街搶救行動。
后來仇保興還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的團隊給錢塘江做未來景觀規(guī)劃,確定了以錢塘江為中軸的城市規(guī)劃原則。當時,錢塘江邊上正在建設一座望江門電廠,建成后煤煙污染不可避免。為了城市景觀建設,仇保興拍板賠了電廠4個多億。
仇保興搶救下來河坊街,保護錢塘江只是搭個臺,唱戲的是王國平力主修建的南宋御街,以及后來的擁江發(fā)展大戰(zhàn)略。
仇保興是同濟大學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的博士、高級城市規(guī)劃師,他多年以后接受媒體采訪,批評王國平定下的大錢塘江戰(zhàn)略“操之過急”,應該為未來發(fā)展留下空間。
王國平是個“大煉鋼鐵”的出身,合肥工業(yè)大學稀冶專業(yè)畢業(yè),掉書袋自然是比不過仇保興,為了堵住悠悠之口,他重用了同樣是同濟大學建筑專業(yè)畢業(yè)的王澍。
王澍是北方人,當年在東南大學建筑系讀研究生,有次到杭州學習考察,就去西湖上劃船,劃著劃著下雨了,西湖煙雨的景象一下子就把王澍鎮(zhèn)住了,當時他就決定,今后一定要待在杭州。
在去杭州之前,王澍視體制如糞土。
王澍讀大一時,整個學校有九個系,剛進校每個系要派一個學生代表去聽校長訓話,王澍被選為建筑系的學生代表。當時的校長是錢鐘書的堂弟錢鐘韓,錢鐘韓對王澍說,“你們不要迷信你們的老師。你們的老師可能前一天根本沒有備課,你要認真準備的話,你用三個問題,一定會問到他在臺上下不來的。”
王澍把錢鐘韓的話聽進去了,大二的時候他就對所有的老師宣布:沒有人可以教我了。
到大三的時候,王澍帶領四個同學跟老師談判,拒絕在作業(yè)中畫商業(yè)效果圖。在王澍看來,商業(yè)效果圖就是用來博取甲方喜好的玩意兒。
1988年,王澍碩士畢業(yè),論文題目叫《死屋手記》,把整個東南大學建筑系跟中國建筑界都批判了一通,最后學位委員會沒有給他學位證。
沒拿到學位證的王澍去了杭州,到中國美術學院改造大禮堂。兩年后王國平上任杭州市委書記,再過一年,王澍遇到了這輩子最重要的一個項目——改造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從03年開始施工,04年的時候杭州人都在說,如果要在杭州找最難看的房子就去象山看。07年象山校區(qū)施工完畢,杭州人說,這樓還挺好看的,就是離杭州太遠了。
但是仇保興當年保護下來的河坊街有個南宋御街,屬于杭州市中心。象山校區(qū)一戰(zhàn)成名之后,王國平就找來王澍,希望他主持南宋御街的保護與更新。王澍不想接這個項目,嫌觸及的利益關系太復雜,就提了六個要求,想著王國平應該知難而退了吧。
沒想到,王國平一口答應王澍的要求,王澍開始主持南宋御街的改造工程。
王國平不是輕許輕諾,他是信許江,中國美院的院長。在王國平任內,許江頻頻進入市府以備咨詢,而美院相關院系也在杭州城市規(guī)劃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許江院長那時候是把中國美院做大做強,恢復民國時期國立藝專風采的大功臣。當然學校一旦恢復民國風采,就難免不安定不團結,2015年美院某評不上職稱副教授質疑許江花錢大手大腳,要他公開學校賬目,還在網(wǎng)上“約架”,要和院長比試一下學術水平。
王澍當年肯定比這位副教授更刺頭,但是他和許江的關系就很好。當初象山校區(qū)的設計項目,是許江扛著壓力交托給王澍的,王澍也很爭氣,讓許江挺直了腰板。有了這么一層關系在,王國平放心地把南宋御街項目委托給了王澍。
許江還寫過三首詩贈給王澍。王澍在同濟大學讀博士,許江為他寫推薦信。博士畢業(yè)論文大家都說看不懂,許江為他寫鑒定。王澍讀博到二年級時,許江就邀請他回美院,要專為他建一個建筑系,后來王澍出任美院建筑藝術學院首任院長。
王國平在任的十年,正是美院大發(fā)展的十年。但是講到王國平的美院的淵源,不能不提文革的一段故事。
文革伊始,杭州的紅衛(wèi)兵就形成了兩個司令部。一個是造反派分子、當時美院的學生張永生創(chuàng)建的“紅三司”,一個是干部子弟組成的“紅一司”。
那時候杭州還沒有外國語中學,“紅一司”成員主要來自省府子弟扎堆的杭一中以及市府子弟扎堆的杭二中。
王國平作為市委書記家的公子,自然是就讀于杭二。他在“紅一司”有一個來自杭一的同學,就是浙江省委副書記陳偉達的兒子,后來聞名遐邇的中石化原董事長陳同海。
北京的“紅三司”取締了西糾,杭州的“紅三司”打倒了“紅一司”。王國平和陳同海都成了黑五類分子。王國平被送到東北大興安嶺插隊,他的父親王平夷同志,沒等到1973年毛主席在西湖劉莊別墅發(fā)出的指示,“沒想到老同志們受了這么多苦”,1970年就含冤去世了。
王平夷從53年開始當杭州市委副書記,到1962正式成為市委書記。杭州市委書記這個工作,王國平算是子承父業(yè)。
王平夷任內的業(yè)績,最讓杭州百姓念念不忘的是保護靈隱寺,紅衛(wèi)兵打算砸掉靈隱寺,王平夷一邊通知浙大組織學子保護靈隱寺,一邊頂著壓力向周恩來匯報要求中央介入。
他被迫害致死的重要誘因也是這次保護行動。
2009年,王國平已經(jīng)是政聲日隆,西溪和西湖成為國內旅游的兩張名片,杭州市房價領跑全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寫的《城市論》,專門闡述城市規(guī)劃建設問題。這本書引得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從北京跑來杭州,請王國平擔任央美的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導師,講授科目是城市學。
當然壞事也有,也是在2009年,王國平的搭檔,杭州市前副市長許邁永被調查。這位蕭山縣戴村農民的兒子,在疏浚西溪的工程中一路升遷,兼任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主任,他的根據(jù)地西湖區(qū)正是王國平任內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
許邁永因錢多權多女人多,被杭州人戲稱許三多,是個丁義珍式的人物,借著城市改造大聚斂財。這樣看來,王國平就成了達康書記,成了背鍋俠。
許三多出事一年后,王國平年屆60,到站下車,改任人大主任,2012年更是辭去了一切黨政職務,成了中國棋院杭州分院的院長。
而經(jīng)過最高法院核準,許三多被執(zhí)行死刑,他是打虎運動之前官員貪污金額紀錄的保持者,認定的貪污受賄金額1.98億元。而被許三多刷新紀錄的,正是前文提到的那位杭州老鄉(xiāng),中石化原董事長陳同海,貪污受賄1.95億元。
王國平眼見老發(fā)小與老部下紛紛走上不歸路,一定是非常心痛的。
不過值得他寬慰的是,2012年王澍得了建筑領域的諾貝爾——普利茲克獎,成為該獎項的首位中國籍得主。他得獎的主要作品,都產(chǎn)生于王國平主政杭州的這十年。
可以說,王澍跟王國平共同成就了今天的杭州。
02
二十五年前“老街坊”任河北正定縣縣委副書記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打算把《紅樓夢》拍成電視劇,選擇在正定縣搭建“榮國府”。這個“榮國府”是臨時外景拍攝基地,等電視劇拍攝完就作廢。
不過“老街坊”看得更長遠,覺察到這是一次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的好機會,他想把“榮國府”搞成永久建筑,“這樣既可以增加畫面真實感,又能為正定縣增添新的景觀”。
想法很好,但是正定縣沒錢,當時建造“榮國府”要花費300多萬。為了不增加正定縣干部群眾的負擔,“老街坊”先是向北京的一個朋友求助,這個朋友路子廣,跑去跟中央電視臺協(xié)商,說服央視投資了38萬。
接著“老街坊”又找了時任石家莊市委書記的賈然,“老街坊”對賈然說,正定縣歸石家莊管是早晚的事,修建“榮國府”對石家莊也有好處,請賈書記支援20萬。賈書記一想,說的有道理,批了20萬下來。
那時候流行一句話叫“找市長不如找市場”,“老街坊”也順勢瞄上了企業(yè),他找上了石家莊紅星機械廠,說服人家投資了40多萬。經(jīng)過多方籌集,1985年,“榮國府”開工建設,工期一年零八個月,耗資350多萬,總面積35000平方米。
1987年央視《紅樓夢》開播,“買了門票排隊等待參觀的人群,把門口檢票的木桌子都擠壞了”,當年的旅游收入就有1761萬元。后來“榮國府”又拍攝了《雪山飛狐》、《包青天》等兩百多部影視劇,開創(chuàng)了旅游業(yè)的“正定模式”。
跟“老街坊”比,王國平對《紅樓夢》的熱愛不遑多讓。
王國平是主持過“杭州與紅樓夢”研討會的人,不僅熟讀《紅樓夢》,還把全國各地的紅學家請來杭州,試圖利用《紅樓夢》為杭州增加一點文脈氣韻。
可惜杭州和紅樓夢真的沒什么關系,曹雪芹寫的正經(jīng)是金陵愛情故事。最后考證來考證去,就找到一個線索,晚明上林署丞顧友白之女,錢塘女詩人顧若璞可能是賈母的原型。
最后王國平還是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大觀園。他強力推進西湖周邊違章建筑的拆除,打開了西湖的圍墻,重修當年被紅衛(wèi)兵破壞過的西湖十景,并試圖在西湖景區(qū)實行免票制。
當時開會討論免票制問題,有人不同意,說不如改成水上樂園,收更貴的門票,王國平當場脫口而出一句國罵。這是他的習慣,他對下屬布置工作,平均五分鐘一句國罵。
王國平還有一句口頭禪,“白加黑,5+2,星期六一定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一定”。
不知道多年以后阿里巴巴上市前的時候,馬云推行的996制度,是不是從這兒發(fā)端的。
在阿里巴巴內部的視頻文件里,可以找到王國平和馬云最初的交集。王國平陪同浙江當時的老書記視察民營企業(yè),老書記問馬云:“你希望這個公司將來做到多大?”
那時候阿里巴巴是個毛線也沒有的公司,別說淘寶支付寶,連中國供應商這個祖師爺級別的產(chǎn)品,也是在兩年后才誕生的。但是馬云很敢說,
“我希望它會是一家市值五億到五十億美元的公司。”
一向是敢想敢干的王國平也沒想到馬云放這么大一個衛(wèi)星,趕緊出來打圓場:“張書記,小馬可能說的是他要把公司做成五億到五十億人民幣的公司。”
馬云是個情商很高的人,他猶豫了一下,但是還是忍不住糾正了王國平,“不是人民幣,我說的是五億到五十億美元的公司。”
之后的十年,阿里巴巴和杭州可謂是同呼吸共命運。
西湖免票之后的第二年,減少的600萬門票收入已經(jīng)通過租金增值打平。而馬云正是在這一年的4月份,拉著10名阿里巴巴早期員工,開始做一個免費的C2C購物網(wǎng)站,淘寶網(wǎng)。2005年西湖全面免費,杭州減少了3000萬門票收入,但是旅游收入立竿見影實現(xiàn)翻番,這一年淘寶網(wǎng)總經(jīng)理孫彤宇宣布將繼續(xù)免費,將對手易趣遠遠甩在了身后。
就在進入發(fā)展快車道的2005年,阿里巴巴主辦的西湖論劍迎來了其影響力的最高峰。之前的幾屆西湖論劍雖然熱鬧,但是主要是馬化騰、丁磊、周鴻祎這些網(wǎng)癮少年的自娛自樂。這一屆不同,馬云獲得了雅虎的10億美元投資,成了中美互聯(lián)網(wǎng)的中間人,他邀請到了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參會,作為市委書記的王國平也第一次參加馬云的西湖論劍。
也是在這一年,馬云第一次被評為“十大風云浙商”,這次政府主導的評選還為馬云設立了一個單獨的獎項。馬云領獎時,在臺下首排居中坐著的,是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敏爾。
五年之后,阿里巴巴成立小貸公司,向淘寶賣家提供完全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服務的時候,已經(jīng)是副省長的陳敏爾同志再次在媒體上接受采訪稱,“希望阿里巴巴幫助更多的小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業(yè)者”,要監(jiān)管部門用開放、前瞻的角度看待這一新生事物。
彼時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領導還并不清楚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為何物。
浙江省的干部得風氣之先不是沒有原因的。“老街坊”02年調到浙江擔任省委副書記。03年2月25日的《浙江日報》就多出了一個叫“之江新語”專欄,署名“哲欣”。“哲欣”是“老街坊”的筆名,取的是“浙江創(chuàng)新”的意思。
當時浙江日報上還有一個專欄,叫“錢江浪花”,這個專欄是陳敏爾在浙江老書記的關懷下設立的,用于報道浙江發(fā)展民營經(jīng)濟和推動改革開放的優(yōu)秀人物事跡。陳敏爾親自撰寫了這個專欄的第二篇文章。
所以千萬不要驚訝浙江怎么出了蔡奇這樣一位千萬粉絲的大V市長。其實早在微博出現(xiàn)十年之前,“老街坊”、陳敏爾和蔡市長們,就通過浙江日報的專欄稱為大V,實現(xiàn)了杭州的官民互動的一個窗口。
2011年底到2012年是阿里巴巴的多事之秋,B2B欺詐案、淘寶十月圍城、支付寶股權,三個驚心動魄的負面事件在一年之內發(fā)生。大有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架勢,此時,微博粉絲千萬的大V市長蔡奇表示了對阿里巴巴和馬云的支持。
阿里巴巴沒有辜負浙江和杭州各位領導的信任,2013年西溪園區(qū)建設完成后不久,阿里巴巴迎來了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融資超過200億美元的IPO。再過三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團的各個分支,支付寶新大樓,菜鳥物流新總部,以及各種政府主導的產(chǎn)業(yè)小鎮(zhèn),已經(jīng)在西溪周邊,余杭區(qū)和西湖區(qū)四處開花。
此時已經(jīng)遠調貴州的陳敏爾,也再度接見了馬云,將阿里巴巴的大數(shù)據(jù)中心放到了這里。這對后來的中國電信、蘋果icloud國內服務器落戶貴州形成了示范效應,有力地地支撐了省領導班子提出的“云上貴州”的設想。
如此看來,阿里巴巴的發(fā)展離不開浙江和杭州幾任領導的關心和幫助。和馬云把這種良性的互動關系稱為,“和政府要只談戀愛不結婚”。
阿里巴巴的成功引起了上海市一位老書記的感嘆,他五年前就發(fā)出了那個著名的問題,“上海為什么沒有留住阿里巴巴,上海為什么沒有出馬云”。
很多人在回答中把責任歸咎于政府對創(chuàng)新不夠重視,沉迷于跨國公司的總部經(jīng)濟。
其實上海注意到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比王國平、蔡奇、陳敏爾們更早。在馬云辦西湖論劍和獲得十大風云浙商頭銜的前兩年,上海政府就組織了第一屆“IT青年十大新銳”頒獎,上海市的老老書記親自到場,向陳天橋、邵亦波和梁建章等人頒發(fā)這個獎項。
只是這位老老書記的事情,后來不怎么提了。
03
雖然省府和市府的領導們高瞻遠矚,但是杭州市下面的大大小小官員打得好一手計算器。
如今的阿里巴巴平均每天納稅一個億,是余杭區(qū)政府的超級印鈔機。如果換做今天,阿里巴巴想從西湖區(qū)的華星廣場搬到余杭區(qū)的淘寶城,西湖區(qū)招商局和國稅地稅的領導,恐怕要像當年十月圍城的中小賣家一樣,到馬云的辦公室靜坐抗議。
但是2007年首次上市的時候,阿里巴巴在在全省107家上市公司里并不顯山露水。對于財大氣粗的西湖區(qū)政府來說,這樣的公司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三年收的稅還比不上綠城一個樓盤的土地出讓金。
白菜價給阿里巴巴500畝地?大概是腦子進水了吧。所以他們就眼睜睜看著阿里巴巴響應王國平市長的西溪規(guī)劃和跨江發(fā)展戰(zhàn)略,把B2B搬到濱江,把淘寶搬到余杭。
08年之前,杭州大小官員們的心頭好是宋衛(wèi)平。宋衛(wèi)平是浙江紹興嵊縣人。浙江省內有個說法:諸暨木柁、紹興師爺、嵊縣強盜。嵊縣這個地方民風彪悍,自古以來就是起義軍的大本營。宋衛(wèi)平就是一個典型的嵊縣人,他小學三年級讀遍《說岳全傳》跟《三國志》后,就老想著上梁山當好漢。
1977年,在浙江美術地毯廠干活的宋衛(wèi)平得到恢復高考的消息,憑借小學時打下的古文功底,他順利考入杭州大學歷史系,結識了后來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壽柏年。大二那年,他讀到鄒韜奮的著作,決定效仿前人,就辦了一份只有四個版面的報紙《思考》,其中三個版面由他一個人撰稿,主要探討中國如何走上民主、法制和現(xiàn)代化之路。
畢業(yè)后,宋衛(wèi)平被分配到舟山地委黨校給干部們上歷史課。這是個閑差,每周只有兩節(jié)課,宋衛(wèi)平上午教書,下午釣魚,晚上打牌。為了打發(fā)時間,宋衛(wèi)平又辦了份報紙《沖浪》,在這份報紙里,宋衛(wèi)平集中火力批判體制弊病社會陋習。
宋衛(wèi)平給黨政干部上歷史課的時候說:在一個人品比我差、學問比我差的人手下工作,是我人生的奇恥大辱。1987年,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問題的警惕,從中央逐級傳導到地方,舟山黨校領導對《沖浪》和宋衛(wèi)平提出嚴厲批評,他一氣之下辭職跑到珠海的一家電腦公司當文員。
從文員當?shù)焦疽话咽,宋衛(wèi)平花了七年。刷夠經(jīng)驗值后,宋衛(wèi)平在1994年回到杭州,跟妻子夏一波、校友壽柏年一同創(chuàng)辦了綠城,啟動資金15萬。雖然宋衛(wèi)平的老丈人是當時舟山財政廳副廳長,但宋衛(wèi)平第一筆買地的錢,還是向朋友借的300萬。
宋衛(wèi)平在94年選擇進入房地產(chǎn)行業(yè),算是趕上了好時候。1994年,國務院宣布房改,房地產(chǎn)業(yè)迎來春天。95年馬云剛剛創(chuàng)立中國黃頁,滿世界畫大餅拉投資。宋衛(wèi)平已經(jīng)開發(fā)了丹桂花園、金桂花園、銀桂花園、月桂花園等樓盤,賺了個盆滿缽滿。
到2000年王國平當上杭州市委書記的時候,綠城的房產(chǎn)銷售額已經(jīng)連續(xù)多年位居浙江省第一。王國平2002年下令重修西湖十景,03年又開始建設西溪濕地,帶動了周邊房價的上升。
其實早在2000年王國平上任的那一年,宋衛(wèi)平就“想通了土地與地方財政的利益關系”,開始瘋狂買進西湖跟西溪附近的土地。
王國平的父親當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要把杭州建設成東方日內瓦。到了王國平這里,他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候,所以西溪西湖整治完成后,他的的目標已經(jīng)不止于東方日內瓦,而是要做東方迪拜。
2008年他親自帶團去迪拜考察,帶著浩浩蕩蕩的黨政干部及民營企業(yè)老總,在迪拜開設學習班,讓他們準備好迎接下一輪思想解放。意思可能就是不換思想就換人。
“老街坊”當年蓋正定的榮國府只需要350萬元,但是要建設一個新迪拜,需要的人民幣可能填滿整個西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國平在地圖上畫了個圈,把余杭蕭山并入杭州,賣地換錢。
王國平主政的這10年間,杭州房價狂飆突進漲幅10倍,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前更是力壓京滬領跑全國。
06年綠城在香港港上市,杭州市政府也推出了個類似雜志的《讀地手冊》,首發(fā)儀式設在香港,目的就是為了面向全世界賣地,內地的地產(chǎn)商還要通過“地下轉口貿易”才能知道有哪些地要賣。
這是一本圖文并茂的土地廣告,制作精良,解說詞獨具匠心,專門介紹杭州的待售地塊。比如09年第三期為了賣“之江新城”地塊,用的廣告詞是“春有和風,夏有濃蔭,秋無蕭瑟,冬無陰霾”,代表了當時地產(chǎn)文案的最高水平。
2006年之后,王國平又提出了擁江發(fā)展大戰(zhàn)略,要以錢塘江為發(fā)展軸帶,以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和奧體博覽城為中心搞城市建設。
王國平話一落,宋衛(wèi)平立馬跟葛洲壩集團簽訂合作協(xié)議,在07年一起拿下了藍色錢江項目。藍色錢江正處于錢江新城CBD核心區(qū)域,2010年開盤價一平方60836元,成為當年的豪宅標桿,即使歷經(jīng)火災事件,價格依舊穩(wěn)定在一平方78000元。
宋衛(wèi)平緊跟王國平的步伐,王國平都看在眼里。05年的時候,王國平把杭州江干區(qū)安置房項目交給了宋衛(wèi)平。項目完工后,王國平視察的時候說,保障房還是要請綠城這樣的公司來造。
綠城做桃花源項目時,一塊景觀石都要從福建采購,再運到幾千公里外的廣東打造,光運費就超過石材本身。桃花源項目完工后,宋衛(wèi)平親自帶隊前往視察,他說自己挑不出毛病。只要宋衛(wèi)平挑出毛病,他就會指著項目總監(jiān)的鼻子吼,你可以去跳樓了。一邊吼一邊扔手機砸水杯,足可以跟王國平五分鐘一句的國罵相媲美。
所以精益求精的宋衛(wèi)平看不起粗糙濫造的萬科,“那么粗糙的產(chǎn)品,要是我們項目經(jīng)理造出來的,他應該去跳樓自殺N次”。“要是綠城有業(yè)主像他們的那樣拉橫幅示威,我們今后還怎么做人?”
浙江的地產(chǎn)商,好像沒一個瞧得上帶著十八線女演員全世界亂飛的王石,廣廈集團的樓忠福,罵萬科在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率先降價跑路,跑路的憑什么當大哥?這個外號”鄉(xiāng)村曾志偉“的房地產(chǎn)大佬還有一句名言,說“老總都是靠搶來了,老子一定能富過四代”。
可惜兩位都一語成讖,樓忠福后來因為政商關系接受調查,只富了兩代。而開盤八年之后的藍色錢江,也迎來了一位拉著橫幅示威的業(yè)主,網(wǎng)上的輿論狂潮,要把綠城二十年積累的口碑一舉清零?上Т藭r的宋衛(wèi)平已經(jīng)無欲無求了。
他的劫數(shù)是在2008年,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fā),房價下跌,綠城全年銷售額151億,僅完成年度目標的四分之三,同時各大銀行的貸款全部叫停,綠城負債率高達140.1%。據(jù)說宋衛(wèi)平曾對杭州市主要領導表示:杭州市政府如果再不救市,下次開會,就見不到他宋衛(wèi)平了。
10月14日,杭州推出24條“房地產(chǎn)新政”,火熱“救市”,公然和調控政策唱了反調。王國平說,救樓市不是為了救房地產(chǎn)企業(yè),而是為了救經(jīng)濟、救銀行、救百姓,“房價下跌最大受害者是老百姓”。
這個表態(tài)引來全國人民一片罵聲。但是王國平一意孤行的政策拯救了綠城,宋衛(wèi)平則繼續(xù)瘋狂拿地,09年那一年杭州排名前10的地王宋衛(wèi)平搶下4個。
宋衛(wèi)平喜歡穿著紅衣參加土地拍賣會,那時候有個說法,宋衛(wèi)平穿紅衣服代表他一定要拿到這塊地。09年年初,綠城還欠著一筆高達4億美金的高息債,瀕臨破產(chǎn)清算。到了年底公布數(shù)據(jù),全年銷售額達到510億元,躍居全國第二,僅比萬科的銷售額少120億元。而且綠城的平均售價達到14530元/平方米,比萬科高了5000多元。
在那一年的年終答謝會上,青島綠城的銷售冠軍手捧著大把現(xiàn)金四處揮灑,宋衛(wèi)平放言未來將是綠城的天下,3-5年內銷售額要突破千億,并超越萬科成為行業(yè)霸主。
有人問他為什么非要超越萬科,宋衛(wèi)平說:“其實我也不知道。只是從小學開始,我就沒考過第二名。
然而,綠城在09年的風光是一場回光返照。09年之后,杭州的房價進入了長達六年的滯漲時期,2010年王國平從杭州市委書記的崗位上下來,綠城就永遠失去了追趕萬科的希望。
2015年,宋衛(wèi)平希望通過融創(chuàng)的投資重振旗鼓,但是經(jīng)過一番折騰之后,白衣騎士孫宏斌撒手。一年后,宋衛(wèi)平的老搭檔,綠城的大內管家壽柏年隱退,一直支持宋衛(wèi)平的大股東九龍倉也離場,留下了一句話,綠城不再是宋衛(wèi)平的了。
宋衛(wèi)平回應說,“綠城變成央企中交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一件好事”。
梟雄一世的宋衛(wèi)平如今也許就只剩下愛好了,2012年之后,他開始擔任中國棋院杭州分院的顧問。而院長正是王國平,兩人是一對多年的棋友,不知道下棋之余,會不會像高育良一樣抄一副《好了歌》。
其實宋衛(wèi)平還有一個愛好。1998年,他組建了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十五年里耗費心血和資金無數(shù),僅僅2001一年宋衛(wèi)平為俱樂部砸了8500萬元,這是綠城當年總贏利的2/3。到了14年,欠下大筆賭債不得不出售綠城的宋衛(wèi)平已經(jīng)養(yǎng)不起球隊了,他想把俱樂部49%的股份轉讓給如日中天的馬云。
在宋衛(wèi)平的想法里,這個事情順理成章。沒想到最后馬云選擇跟許家印合作,而是投資12億入股恒大,讓恒大連續(xù)站上了亞洲之巔。宋衛(wèi)平氣得罵馬云重利忘義,嫌貧愛富,不愛家鄉(xiāng)愛美人。
04
寫到這里,大家應該都能看出來浙商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樓忠福這種,“我有故友屌似卿,如今墳頭草盈盈”。
第二重是宋衛(wèi)平這種,讓領導覺得“你辦事,我放心”。
第三重境界是馬云,和政府談戀愛不結婚,但是識大體、懂大局,“支付寶隨時準備上交國家”。
不過馬云跟宋衛(wèi)平這對好兄弟交情不淺。當年馬云搞過一個私人會所,叫江南會,一共只有八個發(fā)起人,包括丁磊、沈國軍、陳天橋、郭廣昌,宋衛(wèi)平也是其中之一。
江南會在西湖邊上的三臺山路,一共七座小樓,原來是景點先賢堂。先賢堂建于宋代,毀于元朝,2002年王國平搞西湖保護的時候還主持重建過。后來先賢堂出租,變成江南會會所。
會所內部由艾青之子艾未未設計,江南會三個字由金庸題寫。江南會采用會員制,入會費為20萬元人民幣,主要通過會員內部推薦。通過個人申請的,除了具備一定條件外,還要通過董事會的決定。
2007年12月,江南會試營業(yè),阿里巴巴在江南會擺上市“滿月酒”。2002年的時候,王國平力推“還湖于民”,但是上一屆政府十年間,雖然三令五申禁止政府興建樓堂館所,官員出入高檔會所,但是杭州市對這個江南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是“老街坊”眼里是容不下沙子的,十八大之后,不僅中紀委先后發(fā)出了整治“四風”和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問題, “老街坊”還親自聽取環(huán)西湖會所整治的工作報告。
于是2015年,江南會關門大吉。
早在03年9月29號,“老街坊”就在專欄里寫道,“杭州在去年南線景區(qū)改造和今年新湖濱景區(qū)、楊公堤景區(qū)建設中,挖掘和恢復了不少歷史文化景觀,進一步豐富了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的文化內涵。在今后的開發(fā)和建設中,還要始終堅持這一點”。
這個評價給王國平推進西湖免費提供了莫大的支持。
王國平和“老街坊”有著相同的出身,對于城市建設也有著長遠的眼光。臺灣的媒體人陳文茜就評價王國平是杭州繼蘇東坡之后一千年一遇的好官。而“老街坊”對雄安新區(qū)的設想,也定位于“千年大計”。
但是老街坊對浙江和杭州建設的最后囑托,王國平?jīng)]有聽進去。2007年在“老街坊”卸任浙江省委書記的那天,他在《浙江日報》發(fā)表了最后一篇專欄文章,標題是《追求“慎獨”的高境界》。
王國平?jīng)]有慎獨,他急速推進的兩個項目,西溪濕地公園三期和一號線地鐵都出現(xiàn)了重大問題。前者是許三多落馬,后者是湘湖地鐵站施工現(xiàn)場出現(xiàn)重大責任事故,21人死亡。
當時作為王國平的副手,蔡奇同志也沒有足夠的權限去剎住這輛狂奔的城建列車。
但是如今成為兩千萬首都人民的父母官,又獲得了中央的充分授權,蔡奇對城市的規(guī)劃和綜合治理顯得得心應手。
蔡奇書記剛剛在北京市黨代會上強調了北京市的城市規(guī)劃,要把“老街坊”關于北京城市建設規(guī)劃的兩個重要講話和重要思想當做案頭卷,工具書,座右銘。
其實他還有一個案頭卷、工具書、座右銘,就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這本出版于1961年的經(jīng)典著作曾經(jīng)多次被推薦給杭州的各級官員。
這本書里面提到的很多觀點都出現(xiàn)在《北京總體城市規(guī)劃2016-2030》中。比如,應該向部分居民的住房提供補貼,比如老城市和老建筑規(guī)劃的復雜性多樣性,比如街道和區(qū)域要擁有兩個以上的功能,讓不同時間段不同目的活動的人群可以分享空間。
特別是這句,“城市區(qū)域的每一個首要用途,不管其形式是標志性建筑或其他什么,都需要城市“庸俗”的基本格局來緊密配合,使其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最近很多人對北京嚴格治理開墻打洞,整治鼓樓和小吃街抱有不理解。蔡奇同志真的應該像王書記推薦《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樣,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這樣一定能消除很多市民的誤解。
不過如果想要更直接理解北京未來的總體城市規(guī)劃,大家還是要去前門東大街的北京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 “老街坊”視察的時候,很喜歡去各地的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
15年5月,“老街坊”故地重游回浙江調研,參觀了杭州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對杭州的城市發(fā)展做了重要指示,也給予了肯定。等到了11月,“老街坊”就在土耳其盛情邀請G20元首,“明年9月我將在美麗的西湖之畔迎接各位”。
老街坊把G20峰會當做禮物送給杭州,也是把杭州當做禮物送給世界。
那個著名的段子反映出了杭州人對首都級別安保的不適應, “買一盒酸奶回家,要經(jīng)過四道安檢,超市門口舔一口,進地鐵站舔一口,出地鐵站舔一口,進小區(qū)舔一口,到家酸奶沒了。”
但是最后G20峰會的效果,除了讓杭州的房價時隔7年后再次迎來翻番,也證明了杭州式的城市規(guī)劃可以承擔首都的功能。因此在北京推行杭州式的城市規(guī)劃也算是經(jīng)過了實踐的檢驗。后來無論是雄安新區(qū)的規(guī)劃還是北京二環(huán)內的綜合治理,都能看到當年杭州的影子。
在G20峰會侯的表彰大會上,“老街坊”發(fā)出的賀信被當場宣讀,表揚杭州峰會落實了“西湖風光、江南韻味、中國氣派、世界大同”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再次體現(xiàn)出了“老街坊”對浙江,對他工作過的這片熱土的關心。
在最近央視的長篇紀錄片《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司法改革這部分就以五四憲法資料陳列館舉行的憲法宣誓儀式開篇,浙江試點的特色小鎮(zhèn)、只用跑一趟的市政服務改革,馬云在政協(xié)雙周會上的建言都體現(xiàn)出了濃濃的浙江元素。
05
過去三年,除了G20峰會,臨近杭州的烏鎮(zhèn)也承擔過另外一個首都功能,就是在烏鎮(zhèn)連續(xù)舉辦的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烏鎮(zhèn)大戶人家的少爺木心在家里彈鋼琴,看西洋畫冊,還想不到文革期間會被折斷三根手指,入獄后在手繪的黑白琴鍵上無聲彈奏莫扎特艱難度日。
文革后到海外漂泊半生的木心在95年元月獨自回了趟烏鎮(zhèn)。那時候的烏鎮(zhèn)”房屋傾頹零落,形同墓道廢墟。”
回到紐約后木心寫了散文《烏鎮(zhèn)》記錄這次行程,發(fā)表在臺灣《中華時報》上。這次回鄉(xiāng)沒留給木心啥好印象,他在文章里寫,永別了,我不會再來。
幸虧有陳向宏。陳向宏在烏鎮(zhèn)出生長大,對烏鎮(zhèn)熟悉到連街上的臭味是來自哪個茅坑,還是來自誰家的臭豆腐,他都分得一清二楚。
1999年,陳向宏調任烏鎮(zhèn)保護與旅游開發(fā)管委會主任,開始了他在烏鎮(zhèn)的“總設計師”生涯。陳向宏是烏鎮(zhèn)北柵子弟,出身清苦,早年在鎮(zhèn)工廠做了六年工,學機械制圖,比不得烏鎮(zhèn)東柵出身的木心。
同一年八月,陳丹青也去了烏鎮(zhèn),他把烏鎮(zhèn)形容為“一個炊煙繚繞、雞鳴水流的地獄”。他跟木心一樣,都認為這輩子不會再去烏鎮(zhèn)。后來有個叫徐家瑅的烏鎮(zhèn)人弄到了這份報紙,把它交給了剛上任的陳向宏,陳向宏到處打聽文章作者,那時候是98年,沒有人認識木心。上一個因為一篇文章就打聽木心的人,是陳丹青。
陳丹青在1983年讀到木心的一篇文章,就此跟木心結交三十年。烏鎮(zhèn)是茅盾的故鄉(xiāng),99年王安憶因為《長恨歌》獲得茅盾文學獎而去烏鎮(zhèn)領獎。陳向宏就跟王安憶打聽,王安憶說自己的朋友陳丹青認識木心,于是陳向宏給陳丹青打了一通越洋電話。因為這通電話,陳向宏通過陳丹青跟木心搭上了線。
陳向宏給陳丹青寫信,請木心考慮回鄉(xiāng),占用故居的廠家已經(jīng)遷出,只要老先生回話,隨時翻新故居。2000年陳丹青回國定居,陳向宏特意派車把陳丹青從上海接到烏鎮(zhèn)。在窄小的辦公室里,陳向宏再次對陳丹青說,陳老師啊,老先生回來,我們沒有任何意圖和條件,一切鎮(zhèn)上負責。
“京滬中層官員多半是碩士白領,弄條領帶掛掛,不土不洋,滿口半酸不咸的,照老上海說法是不擔肩胛,就是北京話不靠譜”,照陳丹青的說法,他是江湖混大的,所以也把陳向宏當江湖中人。因為“向宏從未試圖打動我。我們對面坐下,一二三四,全是談勾當,不玩蘭花指。”
2002年,木心紀念館開始建造,陳向宏像包工頭一樣在工地上指揮,后來陳向宏以“包工頭”自稱。木心故居施工的每一步都是由木心本人畫好草圖,陳丹青捎給陳向宏,他再讓人按圖施工,并拍照請木心過目。木心沒有意見,施工再進入下一步。反饋了意見,陳向宏就一句話:沒問題,我們做吧。
那時候沒多少人知道木心是誰,陳向宏始終堅持翻新木心故居,“先生在外漂泊了大半輩子,現(xiàn)在故鄉(xiāng)把他請回來,是一種應有的禮儀和姿態(tài)。”到2011年木心去世,烏鎮(zhèn)都沒拿木心的名字宣傳過。
跟木心紀念館同時進行的,是陳向宏對烏鎮(zhèn)古建筑的保護與更新。陳向宏在烏鎮(zhèn)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拆新房。當時陳向宏拿著百年前烏鎮(zhèn)的照片做對比,拆掉了景區(qū)里所有的新房子,外遷數(shù)家工廠,把高壓線、低壓線、有線電視線、電話線通通埋到了地下。
有幾個老年人看不慣他拆房,天天站橋頭罵他,還有人連續(xù)三天在他辦公室門口潑糞。拆掉新房之后就是修舊房。為了修舊如修,陳向宏在全國各地搜羅木料跟石料。
江浙安徽拆了老街、老橋、老房子,線人第一時間通知,他就派人派車運過來編號,后來全用來修復西柵。長城腳下的古北水鎮(zhèn)建造時,陳向宏派專人到山西一帶買老房子老材料。
改造古鎮(zhèn)需要資金。為了找錢,陳向宏陪杭州一家銀行的行長喝酒。陳向宏酒量很好,“我們今天也不欺負你,我喝一瓶,你也喝一瓶,喝掉幾瓶我們就貸你幾千萬。”有次陳向宏身體不太舒服,最后實在喝不下,就問能不能喝半瓶算500萬。
他曾邀請古建筑保護專家畫出東柵茅盾故居兩側200米范圍的改造設計圖,因為實在沒錢了,剩余的1000多米由他自己來畫。后來的古北水鎮(zhèn)也是他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東柵建好后,黃磊看上了這個外景地,帶著劇組來拍戲。按照雙方合同,劇組向景區(qū)支付20萬場租,先期預付10萬。劇組依劇情在東柵河上搭了一座橋,橋上掛了各種形狀的白燈籠。陳向宏覺得這座橋跟烏鎮(zhèn)整體景觀不符,和黃磊大吵一架,“把橋拆了,這里歸我管。”
最后他把劇本要過來看才稍作讓步:先拍劇后拆橋。幾天后他派人捎話給劇組:剩下的10萬場租不要了。這部電視劇就是2003年播放后收視率很高的《似水年華》,烏鎮(zhèn)以軟廣植入的方式在人物臺詞中出現(xiàn),吸引了大批游客。陳向宏和黃磊自此以大哥、小弟相稱。
2004年,烏鎮(zhèn)旅游還清了改造工程的所有貸款。東柵修建完畢后,陳向宏又主持修建了西柵。他希望西柵能吸引各大機構公司來這里舉辦大型會議,互聯(lián)網(wǎng)光纖、能舉辦國際會議的場館和配套接待設施是在這期間布下的。這些都為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埋下伏筆,也讓雷軍圈來互聯(lián)網(wǎng)半壁江山的生日會得以在烏鎮(zhèn)實現(xiàn)。
但是因為西柵的開發(fā),陳向宏被一些文化人罵了個夠嗆,說西柵就是“楚門的世界”,旅游味兒和商業(yè)化太濃,陳丹青馬上很江湖地反擊,說這是文藝界常有的酸話不足為慮,
“烏鎮(zhèn)重建的爭議是中國所有地區(qū)的課題。假如烏鎮(zhèn)沒做好,固然該批,沒事兒,你保留了,做好了,閑話四起。我是閑人,我會對批評者叫道:是的,烏鎮(zhèn)糟透了,你懂文化,你牛逼,你來弄!”
“你牛逼,你來弄”這句話陳丹青還幫張藝謀說過。
張藝謀是G20峰會最憶是杭州的總導演,這臺文藝演出的班底和底本是完全商業(yè)化的實景演出《印象西湖》。陳丹青說,
“張藝謀弄奧運會開幕式,桌面上各種批評,誰都一堆奇思妙想,藝謀繃著臉聽,最后手一攤,說:你來弄!結果開幕式弄好了,市面上幾位文化人出來說閑話,說是不懂中國文化。那些家伙我認識,九流的混子,裝神弄鬼,文句不通,好意思談中國文化。”
你看,連陳丹青這種政府的積極批評者,也會佩服“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實干家。
其實一部杭州的城市史,就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有機過程。十年作為一代,代代有人在改革中成為弄潮兒,這里面有市委書記、有房地產(chǎn)商、有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也有建筑設計師、也有文化人。
總結下來,無論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做出成績了一定是因為“擼起袖子加油干”,出了問題一定是因為缺乏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老街坊”的話,真的是要當做案頭卷、工具書、座右銘。
版權聲明
文章來源重建巴比塔,為傳播而發(fā),特此聲明!